“我們將在任丘西門發起進攻,待黃巾軍將主力轉移到西門進行防守時,主力,再從東門發起進攻。”李元峰對著輿圖,道出了他制定的作戰計劃,“不過任丘南門、北門外都多洼地,我軍兩側進攻部隊,通訊可能會受阻。”
梁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這好辦,任丘城附近,有不少的蘆葦,將它們編織成捆,再鋪在地上,便可暢通無阻地通行。”這計策,他是從明代名將戚繼光處學來的,當時戚繼光便是用稻草鋪在十余里的灘涂地上,從而成功率軍攻入倭寇的老巢。
根據李元峰的建議,風部的新卒將在西門外作勢佯攻,而梁禎則需親自率領精銳,埋伏在東門外,待到西門戰事白熱化時,再一舉攻城。
“風部的新卒,沒有經驗,恐怕一遇到挫折,就會一哄而散。”梁禎沒有李元峰那般樂觀,“不過,如果我將云部的老卒放在他們之中,他們或許就不會逃了。”
“我這就讓鄧軍候去辦。”李元峰趕忙擬了軍令并交給梁禎檢查,“從云部一曲抽一隊軍士出來,并可裹挾風部的五百余新卒,讓他們一并在西門外吶喊。”
梁禎在軍令上蓋了印:“進攻東門,就交給熊羆屯及云部一曲余下的兵卒吧。”
計劃敲定,梁禎便率軍進入任丘地界,沿途所過之處,無不是殘垣敗瓦,雞犬不聞,人煙不見,估計是都被張角征調去參加邯鄲之戰了。
正所謂,二世昏庸諸卿佞,民不聊生餓殍盈。英雄怒而斬白蛇,成敗皆增蒼生劫。
跟南皮城不同,任丘城年久失修,城墻有如古稀老人的臉龐那般,溝壑縱橫,城門外,亦沒有挖掘陷坑、壕溝之類的護城工事。而守城的黃巾軍,在一收到漢軍大舉進攻的消息后,更是全數龜縮在城中,將城外的一切拱手相讓。
“南門和北門,切莫派兵。蛾賊若想棄城而逃,我們也不必阻攔。”梁禎著急所有兩百石以上的武官,宣告自己的決定,“另外,盡量不要活捉蛾賊,因為我們的軍糧,也很緊張。”
“諾!”眾武官一并拱手應道,若換第二個人來指揮,他們可能連攻城的勇氣都沒有,但跟著梁禎,他們堅信任丘城將克日而下,因為梁禎那日先登南皮的壯舉,已經贏得了他們所有人的欽佩。
“明天一早,本司馬將親赴矢石,先登攻城。”梁禎拍了拍胸口,“諸位,明晚,我們就在任丘郡衙里用膳。”
“呼!喝~”武官們信心滿滿,他們相信這位年輕的司馬將再度帶領他們走向勝利,而且這一次的勝利,將不會再被人隨意抹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