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慢慢變得溫柔了,不是河神悲憫這群快要被餓死的漢軍,而是天越發地冷了,導致上游的河道都被冰雪凍住,過不了多久,這里的渭水也將結冰,屆時來自漠北的風雪,便會將這河谷中的一切,徹底埋葬。
“哈哈哈哈哈!”董卓狂笑不已,不過他不是瘋了,而是他突然想出了解決的辦法,“去,每個軍士背負一筐土,在營地西側筑壩,將水攔住,我們就可以抓魚吃了!”
軍士們早已餓得七葷八素,哪里還愿意去干這些體力活?董卓倒也直接,成批成批地處死不愿動的軍士,然后組建了一支全部由軍官組成的監督隊,一手鞭子一手環首刀,蠻橫地將軍士們往冰冷刺骨的渭水里面趕。
遠處的先零羌見狀,還真以為董卓是想擋水捕魚,紛紛發出嘲弄的笑聲:“看,董瘋子已經無路可退了。”
又過了四天,一堵高丈余,長十數丈的攔河壩終于在軍官的馬鞭和環首刀的“幫助下”,被軍士們筑了起來。只是這攔河壩的構筑材料,已由最初的泥土、石頭變成了泥土、石頭、尸體。
超過兩千名軍士死在筑壩的過程中,更有三千余人河壩剛筑好,便一頭栽在地上,任憑旁人怎么叫喚,也站不起來了。
攔河壩構好的當天下午,董卓下令將存糧拿出來,讓每個軍士都飽餐一頓。然后讓軍士們每人背糧半袋,水一袋,只等夜晚一到,便渡河而去。
回師的旅途同樣是一場災難,因為半袋軍糧根本就不夠一個壯丁食十來天。于是,瘦弱者紛紛倒下,強健者則勉強支撐。董卓的脾氣也忽地怪了起來,他經常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處死整伍整伍的軍士。一開始,梁禎對董卓的行為還很驚怒,直到牛輔同梁禎說,殺這么多人,是為了拿他們身上的糧食,來給剩下的人充饑。
渡河遁逃的第六天,騎士開始宰殺馬匹充饑,材官則開始自相殘殺,董卓又處死了一大批材官,但對騎士宰馬的行為,卻是視而不見。
“劉靖的人呢?怎么還不到!”第七天夜里,董卓對著茫茫的夜空咆哮,因為他部隊中的馬匹,已經殺得差不多了,劉靖再不來,騎士們也只得殺人充饑了,而一旦這種情況出現,董卓對這支部隊的掌控,便宣告結束。
這不是梁禎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了,但跟上一次一樣,梁禎對此全無辦法,唯一不同的,是他終于明白了趙苞當年的苦衷:哪怕你是一軍之主,也有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掌控的。
或許,這就是為什么,漢軍在長達百年的漢羌戰爭中,五次全軍覆沒的主要原因之一吧——羌人的領袖,就是部隊的最高長官。而漢軍的主將,卻并不是他手下軍隊的唯一統帥。
幸運的是,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被金光映照的地平線上,出現了另一支漢軍的旗號,那是劉靖部的軍旗。別部司馬劉靖,帶著他手下的四千步騎,護送著四萬多擔的糧食,趕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來跟董卓部匯合了。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軍士們嬉笑著、玩鬧著,將連日來壓抑在心底的苦悶、彷徨、恐懼,一一釋放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