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蕤和孫堅的軍隊是在正午時分趕到劵橋亭的,他們看起來應該是趕了一夜加一上午的路,因此人人都面露疲憊之色,有些軍士甚至已經睡著了,只是雙腳還本能地跟著前面的人在走。
“看,喬蕤的大纛!”李蒙的目力甚佳,大老遠就看見了那近兩丈高的大旗,語氣也甚是興奮。
“傳令下去,沒我命令,不許亂動!”
“諾!”
梁禎仔細地觀察著從自己面前開過的軍隊,打頭的那排看著像是后隊,因為大部分的軍士都沒有甲胄,有的甚至連鐵制兵器都沒有,只拿著一根削尖了的長竹。
前軍的隊列有半里長,然后是中軍,也就是喬蕤親自率領的部曲,這部分軍士甲胄齊整,精神也遠較前軍飽滿。中軍連綿了一里路,然后才是后隊,跟中軍相比,這后隊簡直是精銳中的精銳,雖然只有兩千多人,但盔甲鮮明,刀戟如林,跟隨的武剛車、輕車等戰車也在太陽的照射下,閃爍著暗黑色的,瘆人的金屬光澤。
“全力沖擊敵中軍。”梁禎作出了自己的決定,“盡量不要與敵后軍交手。”
按照梁禎的想法,騎士硬沖后軍的武剛車陣是純屬找死,而前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至于中軍,雖然實力強于前軍,但它是喬蕤軍的指揮中樞,一旦將其擊垮,整支大軍便會陷入群龍無首,任人宰割的境地。
伏擊方的第一輪攻勢,講究的無非三點:快!狠!準!
其中,“快”在現在指的是軍士的移動速度,這一點梁禎方無可置疑地占據著優勢。
“狠”指的是部曲的戰斗力,戰斗力越強,就越能在第一輪進攻中,就將對方的軍陣擊潰。為了確保這一點,梁禎讓麾下頭號猛將華雄率領最精銳騎士一曲一屯為前鋒。
最后的“準”,指的是能否一擊命中敵軍的要害,以癱瘓敵軍。這一點不難做到,因為喬蕤的大纛就在梁禎等人的眼前,而且在這狹窄的官道上,喬蕤也不能在大纛之前設置多少道防線以作緩沖。
而為了增加勝算,梁禎還精心給喬蕤設置了一個圈套。他先派李蒙率領大部騎兵,突然從喬蕤的大纛左后方殺至,以吸引喬蕤以及他身邊那群戰斗力最為強悍的親衛的注意。然而,再讓華雄率一曲騎士從大纛右前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過去,一刀將喬蕤斬于馬下。
隨著一聲短暫卻激昂的牛角號,進攻開始了,超過兩千名騎士從山坡后突然殺出,接著山勢,如同山洪一般席卷而下,同時,一層又一層烏云從山坡上升起,遮蔽了太陽,掩蔽了云朵。
“噗”
“噗”
“噗”
隨著一陣沉悶的箭矢入肉聲,官道上的士卒成片地倒下。
“敵襲!”
“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