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有自己的房舍。而再往外,則是由一頂頂帳篷,一間間臨時搭建的草屋組成的棚戶區,居住在這里的,多是董卓強行從雒陽遷來的雒陽外圍百姓。
他們即無多余的錢帛在三輔購置田產,亦無足夠的關系從官府那申請到為數不多的安置田,更無足夠的男丁去墾荒,因此只能在這外圍的棚戶區中掙扎度日。這種地方,長安城的巡捕除非有上司的敦促,否則是絕不會主動來的。因此,這里也是罪與惡的根源。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有生意就有市集,不過不同于制度森嚴,管理嚴格的長安東西市集,棚戶區的市集更像北宋時期的草市,全部由商人們自發組織而成,里面上到奇珍異寶下到鍋碗瓢盆應有盡有,不過質量如何全憑買家的一雙慧眼,要是一不小心買到了假貨,也不會有市正來幫忙討回公道。當然,如果買家的拳頭比賣家大,那公道還是能夠“自在人心”的。
所以,梁禎剛帶著章牛等人進了草市,就目睹了三場打斗,其中兩場動了刀子,總共死了五個人,兩個賣家,三個買家。還有一場已經劍拔弩張的打斗因為雙方都對身穿鐵甲的軍士心存畏懼而止住了。
梁禎的目的是草市中的人市,沒錯人市的商品就是人,有的是因實在餓得活不下去,而在自己頭上插草標的,有的是全家都餓得七葷八素,沒辦法打算跟別人易子而食的,還有的,則是純粹靠賣人為生的人販子。這第三類人,往往手中的“存貨”也最多,質量也更容易處于上乘。
但梁禎一連拒絕了三名人販子的“拉客”,而是徑直往人市最深處走去。
有幾個膽大的人販子咬定軍士們的出現是因為官軍需要大量的仆役,因此不依不饒地追了上來,為了談成生意,他們還開始“內部競爭”,這個說自己的價格比別家都好,那個說,自己的價格雖然高,但可以免費送兩個美人給軍爺享受。還有個說,若軍爺用著不順心,可以退換。
章牛亮出了板斧,人販子們這才悻悻地閉上了嘴巴,并趕緊推開,因為他們干這行的目的也僅是為財,而不是搭上命。
“你,為何自賣?”梁禎在一個自賣人身前站定。
這人大約三十來歲的年紀,四肢健全,但雙眼都已經深深地凹陷下去,牙齦浮腫,裸露在破衣外的皮膚也十分松弛,一看就是多日沒吃飯了。
“地在雒陽。”那人隔了老半天,才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而且他說話時,中氣嚴重不足,似乎隨時都會咽氣。
“什么價?”
“給口吃的就行。”
梁禎一驚:“你的妻兒呢?”
“被亂兵殺死了。”
“成,我帶你去吃飯。”
梁禎不知道那人到底餓了多久,怕他吃太多將自己給撐死了,因此只帶他去吃點稀粥,可即便是稀粥,這人一見,依舊眼放金光,一把將碗奪過收在懷中,生怕被別人搶了似的,然后一口氣吃了五碗,方才堪堪止住。
“走吧。”梁禎對他道。
那人雖然有了東西墊肚,但神情依舊呆滯,梁禎叫他動,他就乖乖跟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后面,沒有一句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