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咱們集中精力解決前期的幾個疑難問題。”
上午九點,黃立淳端著自己的茶盅坐了下來。
“老黃,剩下的這幾個,可都是難啃的骨頭啊。”杜星強說道。
“難啃也得啃,上面留給咱們的時間不多了。”黃立淳說道。
“今天從哪開始?”杜星強戴上了自己的老花鏡,翻開了放在桌上的一本厚厚的冊子問道。
“資產減值開始!”黃立淳頓了頓,望著陸續進來的眾人說道。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的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不得轉回,只允許在資產處置時再進行會計處理。”黃立淳拿著手上的稿子念道,“這是本次資產減值損失準則與舊準則的核心變化點,關于這一點,我知道有非常大的爭議,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這一點我先說說。”高近平道,“關于資產減值損失的不可轉回問題,咱們之前做過一個調查問卷,對象是一千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人員。支持這個觀點的比率為35%!”
“對于上市公司來講,資產減值的計提和沖回歷來是利潤操作的一個手段。”杜星強道,“他們反對這一條,預料之中。”
“現在有些上市公司的財務人員啊,頭腦靈活的很!”黃立淳笑道,“當然,老何、老韓,我不是在說你們,萬可和華國銀行的財報我都在關注,處理的相當謹慎和規范。但有的上市公司就不一樣了,資產減值損失成為了一個工具!”
“今年大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業績洗澡,明年又突然全額沖回,扭虧為盈。又或者選擇某一年超大額計提,其后幾年緩慢沖回,制造業績小幅穩定攀升的財報,操縱利潤。作為信息被動接收者的中小投資者來說,這無疑就是一場災難!”
何頌詞和韓惠華對望了一眼,嘴角露出一絲苦笑。
本來他倆還打算為上市公司說上兩句,畢竟資產減值損失這條路堵死了,對萬克、華國銀行來說,也是少了一個可以調節的工具,誰又能保證在經營過程中不會遇到一點不良資產呢?更何況,對于萬可來說,在產業鏈上的并購時有發生,要是哪天并購對象經營下滑,發生了減值風險,這要是計提了后續都不能沖回,對于二級市場上的股價來說,無疑會是重大的利空。
但聽著杜星強、黃立淳以及高近平幾人在這個準則上的態度來看,似乎財政部那邊的意見是非常肯定和明確的,華國會采取最為保守和謹慎的會計處理原則。
一時之間,會場安靜了下來。
“苑杰,你有什么看法?”黃立淳問道。
“黃老,對于這一點上,我有些疑惑。”陳苑杰用手扶了扶架在鼻子上的眼鏡說道,“米國的會計準則認為減值作為一個新的成本基礎,不可以逆轉,不允許資產減值轉回,這一點倒是和咱們這次新準則的修訂思路不謀而合!”
“但國際會計準則在資產減值損失能否轉回這個問題上,卻沒有一棒子打死!”陳苑杰繼續說道,“對企業資產減值沖回規定的合理性、規范化及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對可能出現的虛假也作出了嚴格的限制。”
“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就在于,根據國際準則上面對允許轉回的條件很難有一個客觀的判斷,人為主觀的因素占了很大部分。”黃立淳說道。
“老韓,老何,你們倆有啥看法?”杜星強問道,“畢竟,這個屋子里就你們倆有實務操作經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