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頌詞微笑道,“對華國銀行來說,兩種方式咱們都能接受,華國銀行從商業模式以及盈利模式上來看,都比較穩健和穩定。對老韓那邊可能影響更大些。”
韓惠華嘆了口氣說道,“說句心里話,我不是太贊同這種一刀切的看似謹慎的處理方式。但像黃老說的,咱們現在對這塊確實也正處于一種摸索的狀態,之前的完全放開,確實也影響了上市公司的報表披露質量和真實性。”
黃立淳點了點頭,這個準則其實最主要的就是面向的上市公司的群體,既然兩個上市公司的cfo都沒有表示出明確的反對意見,那這條準則基本上就過去了。
正在下面有些期盼著韓惠華能剛住黃立淳的陳子安,聽到韓惠華這么一說,心里是涼了半截。
別看現在這個準則對他來說毫無關聯,但在他的計劃之中,自己的井九集團未來不管是獨立上市還是集團上市,也就是最近五年之中需要考慮的事情。
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瞬息萬變,不可能一直保持著主業的穩健發展,更多的時候是依靠投資和收購來完成自己產業鏈上的布局。收購涉及到商譽的問題,這也是他比較關心的點,而投資,則涉及到長期股權投資,只要在持有期間,就會面臨資產減值風險。
雖然現實世界,在2006年正式頒布的新會計準則中,資產減值損失一經計提便不能轉回已經是鐵板釘釘。
但陳子安還是在心中抱有一絲幻想,希望在虛擬世界中,至少能給留個口子,不至于一棒子敲死。
現在看來,何頌詞和韓惠華似乎都已經妥協。
而其他幾人,都是理論學派,本著謹慎的出發點來說,更沒有動機去為各家企業去爭取操作的空間。
“黃老,我有些想法。”陳子安只得硬著頭皮的打破了平衡。
“小陳,你說。”
陳子安在腦中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說道,“黃老,咱們修訂會計準則,最為核心的要素在于讓會計數據更為真實。那么無論是允許根據實際情況計提資產減值還是在符合相關估計和判斷的基礎上將資產減值轉回,都是為了真實地反映資產的內在價值。”
“如果僅僅為了規避某些可能發生的通過資產減值的計提和轉回來惡意操縱利潤的現象,而使資產的真實價值不能得到完全的反映,豈不是因噎廢食、丟棄了“公允價值”的理念嗎?”
何頌詞和韓惠華聞言,眼前一亮,在心里忍不住的為陳子安點了個贊。
他們現在還需要在規則的體系下發布報表,有些話不太好說的太明,陳子安這話,無疑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謹慎性是會計幾大基本原則之一。”黃立淳皺了皺眉,“尤其是在華國這樣的還不成熟的會計體系和不成熟的資本市場之中,尤為重要。”
“我是覺得,現在的會計準則有些過于謹慎。”陳子安說道。
黃立淳再次蹙眉,“為什么?”
“依據現在的謹慎性原則,企業資產的升值不能確認收益,只有在該項資產實際出售后才可以。反過來,資產發生減值時卻要及時確認損失,只要持有就要確認,越早越好,這是否前后矛盾?”
“這個理論你不是第一個提出。”黃立淳正色說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米國著名的會計學者亨德瑞森就曾經提出過它會導致會計數據極度扭曲。但這么多年的會計實務也證明了,謹慎性越來越被大家所采納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