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加把勁吶……嘿喲!大家加把勁吶……嘿喲!”
瀝瀝細雨中,在通往野地射擊場的崎嶇山路上,隨處可見一隊一隊的身穿卡其色訓練服的學員們,一邊喊著嘹亮的號子,一邊拖曳沉重的大炮,慢慢吞吞地向目的地前進。對這些還未正式開啟軍旅生涯的毛頭小伙來說,四十多公里的道路,從未像現在這樣漫長!
在同期兩百多名學員當中,三號學霸盧恩-施密特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壯的,但在這段艱辛的路程中,他向所有質疑者展現出了自己在身體方面的硬實力:這位老兄不僅沒有因為自己是隊長而拈輕怕重,反而積極幫隊友分擔壓力。平路行軍,他要么在前面探察道路,要么幫著彈藥手們扛彈藥箱;遇到上坡路,他規劃路線、制定分工,跟大家一起拖曳大炮;大家休息,他背著大家的水壺去灌水,自己卻顧不上多喘幾口氣……
眼看設在高地上的野地射擊場越來越近,自己這一隊已將其他隊伍拋在了身后,魏斯朗聲道:“兄弟們,遇到這樣的隊長,我是服氣的!你們服不服氣?”
多數學員齊聲應道:“服氣!”
“這樣的隊長你們支不支持?”
“支持!”
這一聲服氣,一聲支持,讓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學霸轉過頭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魏斯此舉既不是對他溜須拍馬,也不是單純想要抬高他的聲望,而是意圖增加這個團隊的凝聚力,以便在此次乃至今后的團隊訓練、考核中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依照胖副總裁的概括與分析,巴斯頓軍校三年課程,一半目的是讓學員們牢牢掌握各種軍事訓練和指揮技能,另一半是要讓他們領會團隊合作的意義與技巧,因此,個人課業成績的優劣不完全決定他最終的畢業排名,還得綜合軍校期間各種團隊考核的成績和表現。
“自己”一年級的課業成績能夠涉險過關,盧恩-施密特也是有不小功勞的。
在掃視眾學員之后,盧恩-施密特還特意給了魏斯一個感謝的神情。
魏斯點了點頭,表示收下。
有身先士卒、指揮有方的隊長,有齊心一致、無所保留的隊員,第9炮隊得以在黃昏時分抵達野地射擊場,成為13個炮隊當中率先完成第一階段任務的。
在妥善安頓好當晚的宿營事項后,盧恩-施密特宣布隊員們可以在限定范圍內自行活動,并特意交代魏斯提前做好大炮的射擊校調。
對魏斯來說,校正火炮的射擊參數只是個程序活,稍微花點時間就能搞定。黃昏下,他靜靜矗立在指定炮位前方,望著野地射擊場正對面的山坡。那里建有整整24座插著各色旗幟的堡壘,它們便是各隊學員在此次訓練考核中需要對付的“終極目標”。
從外觀來看,它們依托山勢,建成壁壘式的永備工事,跟魏斯在莫納莫林山脈留宿過一夜的9號庇護所有些相似,只不過這里的堡壘建來就是給軍校學員操練炮術用的,構造要粗糙一些,但粗糙不等于脆弱,它們外壁用的是混凝土而不是普通的土石,而且圓弧外形具有一定的避彈效果,再加上小口徑速射炮本就威力有限,這次用的又是訓練彈,要將這些堡壘徹底摧毀可不是件輕松的事情。
“哎,他們沒讓你當隊長?”
魏斯不用回頭,一聽聲音就知道是“好管閑事”的娃娃臉小哥。
“沒有。”魏斯非常果斷地作出了回答。
小哥調侃道:“看來他們并不懂得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道理嘛!”
魏斯不以為然:“這是團隊訓練科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必要那么在意個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