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中年人齜牙道,“在斯利恩城,活下來的人,誰沒有至親死在諾曼人的槍炮之下?如果擔心,你我此刻不會安然無恙地站在這里,要么你是在跟一個鬼魂說話,要么諾曼士兵已經包圍這里,隨時都會沖進來。”
他說這話的時候,魏斯的反應很淡定,倒是周圍那些只聽到只言片語的洛林游擊戰士們都不自覺地警惕起來。為了緩解這種不必要的緊張氣氛,魏斯爽朗地笑了起來:“如果連這點信任都沒有,我們也不會來到這里。”
中年人環顧四周,視線掃過這些年齡或長或幼、體格偏瘦弱的游擊戰士,沒有輕蔑和不屑,而是用反語的口吻問道:“要是跟諾曼人發生交火,你們都做好了死戰不撤的準備嗎?”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把目光落到了魏斯身上。
魏斯神情坦然地回應說:“在斯利恩城外,我們伏擊了兩批諾曼車隊,干掉了9輛裝甲車、8輛軍車,擊殺諾曼軍官和士兵一百多人;在呂斯滕廢礦場,我們突襲諾曼部隊,摧毀敵軍裝甲車和卡車二十多輛,斃傷諾曼人兩三百人。這筆賬,諾曼人肯定是要跟我們算的,找不到我們,他們也會把氣撒在我們的無辜平民身上。既然橫豎都是一死,我們當然愿意轟轟烈烈的死去——用我們的命,換幾個諾曼帝國的大人物的命,這么劃算的交易,我們怎么可能拒絕?”
對于這個答案本身,中年人應該是滿意的,但對于答案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他看來還存有疑慮。于是,他話鋒一轉:“我聽說,克倫伯-海森上尉從巴斯頓軍校畢業還不到兩年,中途得到過前往戴勒菲格高級參謀學院深造的機會,后來奔赴前線,參加過多場戰役,立下赫赫戰功……我有些好奇,這么多的事情,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是時勢造英雄呢,還是英雄造時勢?”
對方委婉道出自己的疑惑,一切都在清理之中。魏斯沒有多費口舌辯解,而是瞇起眼睛打量了一下中年人連同他的兩個手下:“瓦德-施泰因少校,您雖然腿腳不便,但在戰場上移動速度并不會太慢,而且戰斗技巧出色,思維非常敏捷,比起現役的軍官們不逞多讓。您的兩位戰士,左邊這位應該擅長近身格斗,而且意志頑強,不易被困難壓倒,而右邊這位,奔跑速度快,射擊能力強,但在遇到困難時容易沮喪。不知我所推測的這些,跟實際情況是否相符?”
這一番話讓中年人很是訝異,他盯著魏斯那從容而不張揚、自信而不驕傲的臉龐看了好一會兒,問道:“我們此前從未見過面,他們倆是默默無名的普通士兵,并不經常跟隨在我身邊。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為了得到友軍指揮官的信任與支持,為了聲東擊西的策略能夠得償所愿,魏斯不介意偶爾裝裝逼:“只要敵人出現在我的視線中,無需長時間觀察,我就能找出敵人的弱點,這是我屢屢戰勝強敵的奧秘所在!準確的說,是贏得勝利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