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之處,有百千端,唯獨算學之道,一言難盡,以此術勝前人者,我見之后生晚輩之中,也就你有此刻能了。我自然能竭盡全力,提攜一程,你也不必念我如何,只愿你知我心意,將來不要敝帚自珍。見有資質的后生晚輩,當竭力教之,如今日我對你一般。”
周夢臣聽了,心中有幾分感動,說道:“請世叔放心,我之算學,凡是愿意來求教者,當如今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唯恐其學之不盡,決計不會隱而不宣。若違此言,則天厭之。”
這一句話,周夢臣說的是真心實意。
畢竟在他的知識體系之中,從來沒有說多一些基本的知識有保密的可能。
特別是在數學之上。
卻不知道,很多古代的學問,就好像秦九韶的算學一般,僅僅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少數人的手中流傳,不知道有多少東西,都跟隨著先人進入墳墓之中了。
馮立說道:“好,你有此心就好。還有關于推進你去欽天監之事,你也考慮一下,我固然不能直接推進你去欽天監,但是在國子監之中,還是有幾分關系的,卻可以推進你以陰陽生的名義,進入國子監學習。修滿四年,就可以進入欽天監任職了,以你之能,不出數年,就能脫穎而出。”
“怎么樣考慮一下?”
所謂國子監陰陽生,就是專門為欽天監培養人才的學院,除卻讀四書五經之外,還要研究天文歷法。畢業之后,入欽天監任職。
只是而今國子監本身就不行了,在成化年間為了解決財政危機,開始賣監生名額,國子監學風日下,濫竽充數者多,有真才實學者少,而陰陽生教育體系更是淪落與一般科學教育相差不多。
一般來說,都是欽天監內部人員的子弟,走一個過場到欽天監任職而已。
早已形同虛設了。
只是,即便如此,這一條路要走通,也是要撘進人情的。
在也可見馮立對周夢臣的欣賞。
周夢臣沉吟片刻,說道:“多謝馮世叔,只是門戶單薄,先父除我之外,別無子嗣,家母所能依賴者,唯有我而已,父母在不遠游,況這一身綠袍雖小,但也是祖上之心血,不忍棄之。”
周夢臣所言大半是真的。
除卻這些之外,還有養濟院一攤子事情,他也走不開。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終。
這里的局面剛剛鋪開,怎么能這個時候走,只有在一切走入正軌之后,周夢臣才能做其他的選擇。國子監陰陽生,未必不是一條路子。當然了,周夢臣內心之中,還是有一絲謹慎的。
這畢竟不是現代。
而是大明。
而今周夢臣所見,雖然有一些勾心斗角,但總體上來說,還是溫情脈脈之下的勾心斗角。這是周夢臣生活在武昌,乃是湖廣省城之中,才有這般太平光景,并不是古代真實的樣子。
周夢臣對武昌城外一些地方,心存戒懼。也不能說是害怕,而是不了解不明白的地方,不敢輕易涉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