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朔州監危情
只是即便藤祥敢擔著,孟沖也不敢擔著。
畢竟太監的根子在宮里,他們從來不在乎地方上有什么變局。在乎的是能不能完成宮里的任務,按理說這一次傳旨的差事。又怎么能出現什么偏差。誰想到出了這樣的事情。
孟沖倒是有幾分鎮定,在碼頭表現得非常穩定。與大同有頭有臉的寒暄了幾句。只是一上馬車就將周夢臣請了上去。
旁人以為孟公公有什么給周夢臣交代的。也就沒有在意。
卻不知道在馬車之中,孟沖再也崩不住臉了,小聲哀求道:“周大人,偏關失陷,那是山西鎮的事情,又不是你大同鎮的事情,你有何不插手啊。要我說你趕緊跟我回京,即便再有什么事情,也牽扯不到您身上,我讀書少,但是畫蛇添足的故事,我還是知道的。”
畫蛇添足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不知道卻是這個典故出自,戰國策。卻說楚國有一位將軍,北上破魏連下八城。隨即又想轉兵攻齊,齊國派了說客以畫蛇添足的故事,來勸說這位楚國將軍。本意也就是如而今孟沖說周夢臣一般。周夢臣以兔毛川之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功臣了。現在跟孟沖回京,基本山西敗了,也牽扯不到周夢臣身上。周夢臣升官發財,是一點也不受影響。但是而今壓下圣旨,擅自出兵,不僅僅將自己陷入風險之中。而惡了朝廷。
周夢臣本來就在嫌疑之地,再弄出這樣一出。恐怕今后的日子更加不好過了。
周夢臣苦笑一聲,說道:“孟公公有所不知。我這樣跟你說吧。大同之兵,大體分為三部。有十衛人馬沿著邊墻布置,有三衛駐扎在太原與馬芳直屬的騎兵,乃是我能動用的機動兵力。還有京營一部分兵力。而內長城,也就是山西鎮與大同交接一線,我沒有布置一兵一卒。”
孟沖一愣。微微一驚,細細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大同鎮有兵不布置在與韃子對抗的第一線,反而布置內長城一線,北京早就懷疑周夢臣的用心了。
只是這種的布置,而今就是一個極大的隱患。
周夢臣壓低聲音說道;“大同兵器火器都依賴于朔州監,而朔州監與偏關相距不過二百里。朔州監中集中了我大明最頂尖的工匠,一旦失陷,火器之秘,盡落入韃子手中了。后果不堪設想。”
這也是周夢臣陡然色變,怎么也坐不住的原因。
(本章未完,請翻頁)
周夢臣可是知道,蒙古占據一片地方有什么?
韃子的核心在青城,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地區,但是,并不是土默特部僅僅統治這一片地區,其實后世的內蒙古中部。都是土默特部,也就是俺答-辛愛這一部統治范圍。
我們來清點這一片都有什么?我只說兩個地方,鄂爾多斯,包頭。
鄂爾多斯本身就是蒙古語,自然是蒙古人的地方。包頭就在青城以西幾百里。鄂爾多斯的煤,包頭的鐵。再將上朔州監的技術,特別注明,朔州監是有造蒸汽機的技術。
而且蒙古人可沒有漢人那么多的歷史包裹。說不定反而能輕裝上陣。推進工業革命。
不要看蒙古人數不多,但問題英國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英國也沒有多少。
一想到這一點,周夢臣后都已經被冷汗打透了,那里顧得上其他了。他即便丟了大同巡撫,還是進士這個護身符,大不了回武昌老家做學問去。但是如果讓韃子得到了這些技術。周夢臣睡覺都睡不好。
孟沖未必知道這里有多嚴重。但是僅僅大明火器之秘,全部被韃子擄去。就知道事關重大。但問題是,孟沖不敢作決定。周夢臣是文官,有圣眷,他封還圣旨,在朝廷那里未必有多怪罪,即便有怪罪。就如周夢臣所想,要不了周夢臣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