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楊以為她之事一名店員,沒想到這個女孩還是鋼琴老師,相比之前更多了些好感。一開始洛楊以為她陪閃閃彈琴只是為了忽悠閃閃報名學琴,現在看來也許之事覺得有趣才這么做。
“家里真的沒有人學音樂嗎?”
“算,有吧。”
洛楊的回答有些勉強,洛楊的媽媽和洛楊當然都是學音樂的,就連他那個不爭氣的爸爸也是會吹笛子能彈吉他。
可是閃閃,畢竟不是他們家的孩子。
“我從小學的是小提琴。”
Tina笑臉如花,高興地說:“那就難怪了,他音感很好,可以說非常好了。”
“其實,就算是絕對音高也沒什么,世界上擁有絕對音高的人有很多很多,比熊貓多得多。”
“真會說笑話。殿堂級的演奏家通常都擁有絕對音高。”
Tina說的沒錯,平常人有沒有絕對音高沒什么關系,對于學樂器但我人來說,擁有絕對音高的確有些作用,比如別人拼命背譜,絕對音高的人彈著彈著就順下來了。
創作曲子的時候,絕對音高的人可以在腦海中描繪曲子的走向。
對于小提琴這樣的弦樂樂器來說,聽音一直是既重要又困難的部分,不像鋼琴學習,人類的手指只要按下去就能彈出音來,所以擁有完美音準的人練習弦樂的確會相對有一些優勢,但絕對不是全部。
學音樂這件事,天賦和勤奮缺一不可,有天賦的人多的是,勤奮的人也很多,要兩者兼具還要日復一日的堅持不懈,才能嶄露頭角。
站到金字塔最上方的永遠是少數人。
大部分人注定碌碌無為,注定只能是茫茫大海中一滴泡沫。
要做快樂的泡沫啊,這句話是爸爸說的。
他就是一個到處飄蕩,自由自在的泡沫,不管白天陽光多么熾熱,不在意夜晚的寒風帶來什么樣的消息。
“爸爸,喜歡。”
閃閃所表現出來的喜歡是天真且沒有束縛的。
“學小提琴的話最好有一些鋼琴基礎,四歲多開始學小提可能也有些早。”
大師可都是四歲半開始小提琴練習的。
洛楊沒有說,他需要考慮一下,真的學小提琴的話,意味著閃閃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練習上,最初的三到五年時間里,他可能會對門樂器由愛到厭倦,這個過程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熬過。
為什么大家都覺得小提琴難學,主要就是在于投入和產出的巨大落差。
相比之下鋼琴學習在早期就能持續看到進步。
洛楊自己是學小提琴長大的,他知道一開始的艱難和枯燥,直到很多年后的一天,他找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琴人相同,轉瞬即逝卻已足夠安慰多年來的孤獨練習。
學習任何樂器都是一個漫長而孤獨的過程,閃閃能接受這樣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