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李永年就看到了一座縱橫約有七八公里的古代城池。
襄安縣城。
是大蒼山方圓數百里內唯一一座上些規模的城池。
位于大蒼山以南,依河而建。
城池厚重高聳,城頭有衛兵常年守衛。
城門處還設置了一道簡易的防御法陣,用來甄別及抵御一些低等妖族的侵襲。
站在城門下,李永年掃了一眼隱藏在城門及城墻之中的這些簡易陣法,不由微微搖頭。
這些法陣,與醫仙谷凈醫潭內的封印陣法,還有醫仙谷山門外的防御陣法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簡陋得不要不要的。
把這樣一套幾乎沒什么作用的法陣懸刻在城頭,估計也就是圖一個心理安慰的作用吧?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哪怕是在世俗界,也不是那么太平啊。
交了兩文錢的入城稅,李永年信步走入襄安縣城。
城內,來往的行人不少,臨行的店鋪也算熱鬧繁華,看上去倒是一派祥和安定。
李永年的神念外放,瞬時之間就將整個縣城全都籠罩其中。
尋著記憶中“家人”們的樣子,只用了幾秒鐘的功夫,他就鎖定了一戶人家。
就在縣城的東關,一座看上去不大也不小,不甚富貴卻也不算貧窮的宅院里面,李永年看到了記憶中的那位老“母親”。
老太太比十年前富態了幾分,臉上有肉了,面色也紅潤了,此時正坐在后宅的長椅上,悠閑地曬著太陽。
她的旁邊,有一對稚童。
一男一女,皆都五六歲大小的樣子,正乖巧無比地坐在老太太身前的小板凳上,認真地讀著詩書。
“不出意外的話,這兩個應該就是老三的子嗣了。”
李永年的神念在老太太還有兩個稚子的身上掃過,心中有了猜測。
他去了醫仙谷,老二與老五早夭。
家中就只剩下老三一個男丁,這都十年過去了,李永年也都已經三十一歲了,老三在外面娶妻生子,也在情理之中。
很快。
李永年的神念外延,片刻間就找到了老三李永夏,還有老六李永梅。
李永夏夫妻開了一間小酒樓,尚未出閣的老六與三嫂一起在后廚幫忙。
酒樓的生意一般,不過從來往的客流量上判斷,保本應該沒什么問題。
至于另外一個妹妹,老四李永秋,李永年也很快就在李宅后院的小祠堂里看到了她的牌位。
與老大、老二還有老五的牌位放在一起,顯得很整齊。
“兄妹六人,短短十年之間,竟然就已經死了四個,這個世界,凡人的命數還真是……卑微且脆弱啊!”
李永年看著祠堂內擺放著的靈牌,心中不由輕嘆。
他并不意外自己的名字也在牌位之上。
畢竟十年未歸,在家人的心中,他必然是早就已經亡故,設上一塊靈牌以做祭拜,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