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真正的“李永年”也確實已經不在了,這個牌位倒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實。
意念一動。
李永年無聲出現在祠堂之內,取上一柱香,插入靈牌下方的香爐之中,沖著“李永年”的靈位輕拜了三拜。
他這次回來,就是為了要斬斷與這具身體原主人之間的因果淵源,祭上一柱香,也算是提前給人家打上一聲招呼。
“這樣其實也挺好,既然家里人都已經以為‘我’已經死了,倒是省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李永年看著眼前的牌位,輕聲自語。
不現身,不認親,自然就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尷尬。
畢竟,這些所謂的“家人”,對他來說,其實都是陌生人。
本心里,李永年對他們也并沒有太多的親情與留戀。
若不是因為鳩占鵲巢,穿越并占據了這具身體,牽扯上了一條割舍不斷地血脈因果,李永年甚至都沒有想過要回來。
“兄妹之情倒還好說。”
“給他們一些錢財,或是教授他們一些技能,確保他們日后能夠衣食無憂也就夠了。”
“可是這生養之情,卻是有些難辦啊。”
李永年站在祠堂之內,隔空打量著正在后宅安坐著的老太太。
父母的生養之恩大于天,其中所牽扯到的因果最是難以了結。
正常情況下,給父母養老送終,反哺歸心,就是最好的了結這樁因果的方式。
可問題是,從這老太太頭頂的病氣福運來看,她的壽元至少還有十二年左右。
李永年就算是想要給她養老送終,也耗不起那個時間啊。
他總不能為了提前給老太太送終,而暗中施展手段,讓人老太太折壽殞命吧?
那樣的話,不僅因果了結不了,平白還會再多加幾分罪孽與業障,絕對不是李永年所希望看到的。
“既然送終不成,那就還按之前的打算,為老太太延壽吧。”
“二十一年的養育之恩,回報五十年的壽元增幅,也算是很夠意思了。”
延壽丹再珍貴,只要能替他了結了這段因果牽扯,對于李永年來說,那就算是物有所值了。
心中有了計較,李永年便不再有任何猶豫。
意念微動,將存儲在醫圣經中的延壽丹取出一枚,同時運轉靈力,隔空將這枚延壽丹送入了正好在打哈欠的老太太口中。
丹藥入口即化,直入腹中。
老太太只覺得口中一涼,還以為是喝了冷風,輕輕翻了個身。
而后,稍稍地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膝前正在讀書的孫子孫女,又面帶笑意地緩緩地靠在椅上,閉目假寐。
同一時間。
李永年但覺識海內的元神意念陡然一輕,一直纏繞在自己身上最粗最壯的那一條因果枷鎖,已然完全打開,逐漸地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