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是因為墨索里尼要一塊陣地歌頌法xs。
反意呆利的自由世界,隨即創立電影節對抗,這便是戛納。
而柏林電影節,是最具zz性的。
用王權安的話,從“zz第一”,走到“zz唯一”!
而且,堅決去好萊塢化。
今年,19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電影里,只有2部美利堅的電影,最出名的就是《應許之地》,主演是馬特·呆萌。
也是他的第三個本子改編。
叉腰,仰頭,就是這么剛!
但沒幾屆就慫了,因為映展需要錢,需要贊助商。
像之前,正面硬剛好萊塢,失去不少贊助商,莫得辦法,歐洲已經是好萊塢的票倉。
除了文藝片、本土喜劇片,好萊塢大片霸占銀幕,攻城略地。
只能重新把好萊塢舔回來,去年把終身成就獎,頒給梅里爾·斯特里普,就是梅姨。
然后滿大街都是《復仇者聯盟》、《黑衣人3》等商業大片海報。
更惡心的是——
《好萊塢報道》直說:柏林電影節窮的只能找好萊塢二線一線明星來撐場面,很遺憾,幾乎沒幾部會參展,因為不是在美利堅上映,就是在歐洲公映。
你的影院我的家,你的影迷我來刷。
歐洲,好萊塢豬廠。
文明點給兒子一個面子:好萊塢二手臨時場。
氣抖冷,柏林什么時候能站起來!
今年他喵的硬氣一回!
因為《白日焰火》的入圍,因為葉秦的到來,流量來了,媒體到了,關注度就有了。
關注度有了,華夏的贊助商涌入柏林。
錢到了,青天就到了!
而主席迪特,是大大滴的親中派。
天時,地利,人和!
………………
抵達柏林,正值冬季,天氣嚴寒,這也是好萊塢去戛納去威尼斯,也少來柏林的原因,紅毯走秀太冷!
斯卡爾頓酒店是主辦方推薦的酒店,參展的不少明星、導演住在此地。
葉秦帶著汪曼春、林彬幾個走進,碰巧撞見馬特·呆萌出行,門外堵著的影迷們蜂擁而上,差點沒被擠入到人潮里,硬生生地鉆出來。
望著馬特·呆萌一臉無奈地簽名,撇撇嘴,沒轍,世界劃分兩種明星:好萊塢明星,非好萊塢明星。
他在國內是頂流,在海外就是末流。
甚至,遇到好萊塢明星,歐洲的文藝咖們也被壓制,星光暗淡。
這就是好萊塢沖擊全球的豪橫。
走到大廳里,刁一男他們趕場,出去觀看捧場他國的電影,順便推廣《白日焰火》。
就見沈揚端著咖啡,正在跟一個老外攀談。
嘰里呱啦一通德語,稀里糊涂,頓時萌生出向陳清泉看齊,再學個德語!
閑也是閑著,翻開精美的手冊,尋找映展的時間。
《白日焰火》,翻譯過來叫《BlackCoal,ThinIce》,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