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挑眉,艸,怎么這么后面,閉幕式兼頒獎禮可就在17號。
2天時間,完全不夠做公關營銷!
于是趁著沈揚聊天的空檔,介入插話,就聽沈揚解釋:
“柏林電影節的小秘密,放映越靠前,越沒戲,重頭都在后面,《應許之地》就沒可能,完全應付贊助商。”
葉秦不覺暗爽,不就意味著拿獎幾率又上一個臺階。
“他是巴德斯圖堡制片廠執行官查理·韋伯根。”
沈揚給葉秦介紹引薦。
巴德斯圖堡制片廠,是二戰前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制片廠,也是德意志老牌的制片公司,1912年成立。
就像網文常見的MK2之于法蘭西,MK2對戛納的影響很深。
賈科長從《站臺》開始,被MK2相中簽約,慢慢扶持成戛納系鐵桿。
而它在德意志的影響力不深,不然葉秦早就蹭賈科長的人脈,用《白日焰火》的海外版權作交易,再花錢請來做公關。
“他希望葉光紀能買一些批片。”
葉秦聽到沈揚的話很詫異,批片公關?
這種公關還是頭回見!
“因為歐債危機爆發,歐洲電影片商都希望華夏電影公司買入,葉光紀算是少數的幾家,香餑餑。”
沈揚揚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北歐、東歐的電影商這些天見過十幾家,至于韋伯根,去年今年合計5部,打包低價出售。”
“它對柏林電影節的影響有多深?”
葉秦需要算算帳。
買斷片,引進電影只能由中影或者華夏發行,國內片商出資引進,通常要交錢。
票房收入,先扣去稅費,再由影院和院線拿走約40%。
中影或華夏,拿走25%左右,最后買斷方,獲得30%左右。
10年的《敢死隊》,就創下了超2億的票房。
關鍵他喵的全是德語片,能掙幾個錢,只能打包給B站充片庫,秀逼格。
“場外的影響力還是蠻深的。”沈揚神神秘秘道。
葉秦瞧了眼價錢,打包400歐,3000多萬,關鍵以后跟柏林電影節,少不了打交道。
這個德意志大塊頭,制片、發行、宣傳等一條龍,而且業務不止覆蓋德意志,也覆蓋歐洲。
值得深交。
“希望物超所值。”
查理·韋伯根興奮地伸出手,卷舌頭說話,沈揚翻譯道:
“他說柏林電影節素來有‘華夏’傳統!”
“呵呵,還是資本的味道吧。”
葉秦冷嘲一句,拖著疲憊的身體,回房間休息倒時差。
“喂,楊姐?”
楊曼打來長途:“秦子,《降魔篇》爆了,4800萬,超過《泰囧》整整800萬,新的首日票房最高紀錄!”
“整個春節沒人抗衡的對手,排片是60%!”
葉秦一驚,這個排片,可只有《泰囧》在平安夜、圣誕節才有,當時是單日排片率,80%。
這個場次排片,《降魔篇》只能用一句話形容:
“猶如天上降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