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果自制劇中心的戴穎深有同感,開始倒苦水:“自制吧制作方成本高,買劇吧平臺方成本也高。”
“兩頭都高,就流量明星最舒服,拍爛了,我們還要掏錢營銷,公關,合著我們什么沒撈著,錢都讓他們掙去了。
“所以,憑什么!”
楊曼厲色道:“憑什么所有的風險,全部由平臺方、制作方來承擔,流量明星就不用跟市場共榮辱?”
“拿影視劇當一個項目,我投資,我制作,最后虧本了,但員工依舊拿著高薪,而且不少員工出工不出力,還在拖后腿。”
“這就非常不符合市場規律!”
“這還不是要怪他們優愛騰,想當初搜糊帶著大家搞版權同盟,版權降下20%到50%,然后你們三家惡性抬價。”
周輝板著臉,“結果虧損我們平臺擔,明星永遠是賺,即便拍爛了,照樣是這個片酬。”
“大家不是算賬,這次葉秦主要讓我,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議議,雖然我們有競爭,但也求合作,這種燒錢法,燒的都是冤枉錢!”
楊曼舉起手里的《聲明書》,“當務之急,咱們要先討論‘天價片酬’,里面羅列著美利堅、霓虹、棒子幾國的做法,還有我們參照操擬的方案。”
在眾所有人迫不及待地翻閱資料。
當看到【建議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X,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X…】,無不心動,實在是——
天下苦流量明星,久矣。
關鍵,始作俑者的企鵝、奇異果、優土也后悔,12年,單集最多50萬,它們仨推到了千萬一集。
單單奇異果,3年里因為版權,虧了23.83億,nmp!
“這是限薪?”
“沒錯,咱們內部要達成一個聯盟,像NBA、NFL一樣,制定行業的薪酬天花板。”
楊曼話鋒一轉:“當然,有限當然有獎,額外補貼、協約獎金……”
“這個是稅前,還是稅后?我建議是稅前!”
侯鴻良坦言說:“如果A明星跟我們敲定的片酬是5000萬,那么公司除了支付A明星5000萬,還需要另外承擔2000多萬的稅款,憑什么這筆錢,制作方來掏!”
“這不符合市場規律吧?”
張灼為難道:“我想在座的制作方都會有這個困境,有的投資方,指名道姓就要找這個流量小鮮肉,如果不找就不投資,所以,流量小鮮肉,還有他的經紀團隊,才敢坐地起價。”
“這個,該怎么應對?”
……………
“誒,大王總,小王總,聽說葉光紀今天召集圈子里的大小山頭,華宜也在?”
劉濤搖晃著杯中的紅酒,小拇指微微翹起,銷魂的蘭花指,契合著圈里人對他“濤姬”的美譽。
王中君搖搖頭,“神神叨叨,想組建一個聯盟,打壓天價片酬,多管閑事,純粹是對抗自由市場。”
“呦,限薪聯盟吶!”
劉濤挑挑眉,“是挺不識時務。”
“就是,現在時代造星不一樣了!”
王中雷咂巴著嘴,品味葡萄酒的滋味,“不再像以前,非要靠拍一部電影紅,現在可以用各種方式紅,然后有流量以后,再帶動電影火,多好的事,《小時代》不就這樣。”
“低風險,高回報,制作周期短,回款時間快。”
“對,流量+IP+營銷!”
劉濤笑吟吟道:“阿貍讓我們多多栽培扶持流量明星,像楊天寶、大黑牛、鄭凱他們流量都不錯。”
王中君摸摸下巴,露出貪婪的目光,“但數量、質量都不如葉光紀,光男的,胡哥,李一峰,白羽,馬晗,管胡的《老炮兒》,有他們四個里的倆,起碼多一兩個億。”
“大王總,有演技的明星難找,要天價的明星可不難打造。”
劉濤胸有成竹,哄抬明星片酬,無非是操縱網絡水軍、偽造互聯網數據、操縱網絡輿論、造假票房數據。
這一套,他身為楊天寶、大黑牛的經紀人,親自上手運作,屢試不爽。
“有幾個苗子我覺得不錯,楚雨蕁、榮信達的楊羊、李秦,exo的章藝興、黃紫韜……”
嗡嗡,嗡嗡。
王中雷盯著手機屏幕,面色凝重:“哥,葉光紀突然搞出一個什么明星估價機制,要學霓虹、好萊塢,給明星、演員們薪酬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