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三章學習極限開始,才算是真正的數學分析的內容。
數學分析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極限分析法,就是通過極限對數學定理和函數性質等進行研究和分析。
極限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對于一般學生而言是比較難理解的,但是對于陳羽而言,這自然不會構成任何的障礙,一個個的概念和定義,幾乎全都是看完一遍之后便瞬間理解,一條條的定理的證明過程也幾乎全都是看一遍便完全理解了。
陳羽自然不會滿足于理解,他深知學習理科的最重要的核心是練習,是思考,所以,在理解書上的定義和定理證明之后,陳羽便開始嘗試做課后的習題,前面的一些習題極為簡單,幾乎是完全照著書本上的例題來就行的,這些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熟練書本上的定理的,這些題陳羽選擇了兩道,認真在草稿上書寫了一遍過程。
緊接著是后面的較難的習題,這些題就沒那么容易了,需要進行深入思考,靈
(本章未完,請翻頁)
活運用書上的定理和定義才能夠找到答案了,陳羽逐一的進行解答,在解答的時候,陳羽是有些期待的,他期待會有一兩道很難的,能夠難住他的題,但可惜做完一遍之后,他發現那些題確實都不難。
做完那些難題之后,陳羽也并沒有著急往下看第四章的內容,而是重新回到書本上的那些例題和定理的證明上,他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證明?
這些定理的證明過程,當初的數學家們是怎么想到的?它蘊含的是什么樣的數學本質和思想?
這些問題,有些在陳羽進行深入的思考之后得到了答案,但是有一些卻是注定暫時不可能想到答案的,對于得不到答案的問題,陳羽也并不氣餒,默默的把它們記在心里,等著以后他有了更深的數學水平和造詣之后,再繼續尋找答案。
陳羽想要在圖書館苦學一天的計劃,最終還是落空了。
甚至一個上午的時間都沒到,他就接到了輔導員的電話,說是學院的廖院長要見他,讓他去院長辦公室,在得知陳羽在圖書館之后,電話那頭的輔導員明顯愕了一下,對方顯然并沒想到陳羽這么早就去圖書館了,回過神來后,他馬上便叮囑陳羽,讓陳羽在圖書館門口等他,考慮到陳羽昨天才到學校報道,對于學校并不熟悉,再加上水木大學的校園又太大,為防止走丟的情況發生,他決定親自去接陳羽。
要是其他人的電話,其他的事情,陳羽可以能推則推,但是輔導員這個電話,陳羽顯然是推不了的,接到電話之后,陳羽只好收拾了東西,依依不舍的向著圖書館門口走去。
陳羽并沒有在圖書館門口等太久,大約五分鐘之后,便看到了騎自行車而來的輔導員。
陳羽的輔導員叫李文東,和他高三的數學老師李文安只差一個字,陳羽還沒有見過他,但是在新生群見過了他的相片,而且也在微信上聊過了天,所以陳羽一眼便認了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