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其實是剛想到,有余副官這個明擺著的例子,“竹蜻蜓”是有活的“逃亡者”在手的;那么曾經執行了“移交”任務的傳統軍政和資本勢力,也未必沒有。
羅南是前兩天剛起意進行篩選、搜索的,而這些大勢力,可是已經搜索了十多年。
如此,不止是安東勝、“竹蜻蜓”的渠道,地球各軍政、資本勢力的渠道都應該“打問”一番。
這樣想著,羅南又拿出墨拉、何閱音共同完善的情報資料,大略翻了一遍。
重點當然還是“逃亡者”和“十三區”,不過翻著翻著,注意到軍方ab組的深藍平臺跟蹤研究,他又無聲一笑。
軍方ab組的進度壓迫,推動了“深藍平臺”在90年末出世。羅南曾經想過,是爺爺的荒野實驗室流出的資料助力,卻不想還有“十三區”這一出。
倒是他淺薄了。
當然,雙管齊下、共同作用也很正常。
目前來看,二者仍可算得上是“同源”,有相當的適配性。里面的技術細節,或許可以呈現這系列事件的別樣面目。
這樣,與安東勝、與“竹蜻蜓”的接觸,還要盡可能更深入些。
羅南又思索片刻,才打開安東勝給他的禮物匣子。
匣子是木制的,沒什么修飾,里面鋪著由硬紙折起的填充物,指不定就是從什么電子產品包裝盒里挪進去的。
那個疑似從金不換戰場崩出來的“碎片”,就放在最上面。
與描述相同,好像是很普通的黑曜巖碎片,呈黑玻璃狀,乍看還比較亮眼。
這玩意兒曾經扎進了包宏亮戰友的身體里,手術取出來后,又成了收藏品。
羅南翻來覆去打量一番,在其玻璃質的表層處發現了有取樣的小孔。
將碎片拿出來,下面卻是有一個壓槽,里面是一個存儲芯片。
羅南挑了挑眉毛,先讀取芯片,不出所料,里面是關于碎片取樣的分析報告,一溜幾百頁,顯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什么礦物學分析、結構分析、物理分析、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和稀土分析恨不能從這枚碎片中,看到地球整個歷史。
但翻到最后看結論,卻并沒有發現什么特殊成分和生成異常,尤其是沒有羅南所希望的活性成分。
這就是一塊兒正常的、由熔巖快速冷凝而成的天然玻璃。
上面看不到金不換的線索,也看不到那個神秘對手的蛛絲馬跡。
至于“對面”更是想多了。
也許這個碎片唯一的用處,就是聯系上了安東勝,知道他對于這類事件的興趣,當然還有他那個干練的余副官。
羅南搖了搖頭,將存儲芯片裝回到匣子里。
正要將碎片也收回去,身子忽然頓住。
耳邊的聒噪聲音他是指“本地時空”絮絮叨叨的表述里面,似乎多出了一點別樣的信息。
仍然非常含糊,可羅南有種感覺,這信息隱約與碎片掛了鉤,還有點兒“敏感”,這是之前那些絮叨的信息里面從來沒有體現過的。
羅南愣怔片刻,便手握著黑曜巖碎片,皺眉“傾聽”。
之前就說過了,“本地時空”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聊天和交流對象,這就是一個“酒蒙子”,前言不搭后語,完全不照顧任何信息秩序邏輯。
當然羅南這個毫無原則的善變之人,也沒有資格去指責人家。
這樣的交流可以想見有多么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