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任由“影子”前行,是有風險的,羅南要找出這個風險源。
他大致思索一番,有了定計。
于是“影子”那邊,由“霧氣殿堂”填充的“云氣”,開始逐步往外滲出,這是羅南不斷抽出外部力量的支撐,還原“影子”應有的模樣,更方便解析。可又要注意到它太過脆弱,所以還要逐步遞減,免得還沒有理清楚,就徹底崩掉。
期間,羅南以他的精微感知和構形造詣,更細致了解“影子”的信息結構。
就在這個過程中,羅南發現,已經拉開了十多步距離、多重“帷幕”隔斷的“影子”和老靳之間,仍然存在著一份聯系,微弱微妙但也很熟悉的那種正是因為聯系微弱,現在兩邊都沒有力量使其真正發揮作用。
羅南可以。
因為“云氣”抽離,“影子”周邊已經開始變淡的具現化的記憶影像,有極小的一部分,再度清晰,那是“真理天平”。
它不再飄蕩于“影子”周邊,而是“橫”了過來,同時放大,支立在重重“帷幕”之間,黑色枰盤一端在“影子”處,白色枰盤一端,則在老靳那邊。
此時架梁傾斜,老靳處沉下,“影子”處翹起。
不過緊接著,天平整體就在慢慢“找平”。
羅南的意志在起作用。
肩上,仍然在“中繼站”那邊的“鏡鑒”投影過來,在他肩上形成一團光球,光芒向天平中段投射,使“真理天平”的具現化投影更加清晰,“找平”的速度變得更快。
是的,羅南試圖反轉追溯當年金不換與那位“十三區逃亡者”的置換流程倒不是要全盤復原,而是抓取這里面一些可能被遮蔽,也可能被置換轉化的關鍵信息。
考慮到“影子”的存在性已經薄弱至無,羅南追溯抓取的重點就是老靳。
“影子”只起到一點兒引導誘發的作用。
僵立重重“帷幕”之后的老靳,完全進入了失神狀態,他高壯卻又贅肉橫生的身軀委頓下去,腰都快直不起來。此時的他的形神框架乃至最核心的思緒,都被來自過去的“真理天平”幻影,以及藏在這幻影中的羅南的意志攪動,放開了所有“接口”,與“影子”的信息結構對接并匹配。
長河翻瀾,三年的時光,在億年計的宏大尺度上,不過是迎面來了一陣間斷性的微風。
所以時光長河的主體仍然以它固有的節奏滔滔前行,而少許浪花卷動的“泡沫”向后漂移了微不足道的距離,那是純粹信息流“霎那”的倒溯回轉。
羅南要的就是這個“霎那”。
模糊的光影,如煙如霧,從老靳口鼻間、從他裸露的赤紅皮膚毛孔中流溢出來,只這一下,就配平了兩邊的“重量”,“真理天平”回正,微幅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