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外面”的情報,乃至于更具體的資源,比武皇陛下、比李維都需要。
羅南沒法比耐心,比耐心他肯定比不過李維;他也沒法比認知,武皇陛下的認知層次,他到現在也看不透。
他要的是快速成長,可現在地球這邊,他想短時間內跨過“布法絕關”,都是問題。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他眼前測驗時空。
在那里,疑似有機會,讓他利用當年天淵帝國的“布法”積累,獲得有效方案。
可因他魯莽地以“大通意”錘擊“破爛神明披風”,“測驗時空”的運轉演化,無限期暫停了。
這也從側面證明,“外面”可能真的形勢兇險,以至于梁廬的設計如此謹慎小心;還有就是,“天淵鏡像系統”的位置,更確切地說,它與“外面”的位置關系就很微妙了。
嗯,“微妙”就是“很敏感但不確定”“很重要但不清楚”“很關鍵但不明白”的委婉表達。
看吧,他對“外面”近乎無知,這樣悶頭等著挨錘,且將這邊本就少得可憐的主動權,交給武皇陛下,交給李維,就好了嗎
羅南是不接受的。
而他也無比清楚,不管他再怎么小心謹慎,冒險終究是冒險,而且是代替地球百億人做出決定,成功且不說,一旦出現不可挽回的后果,就不是他自己,而將是由地球百億人共同承擔。
這就是他這個大言不慚、暫攝神職的“地上神明”要做的事。
不是理所當然,不是恩德庇護,而是斟酌計算之后的個人選擇。
大約代表了某種虧欠。
嗯,這種思路的臭味,倒是更嗆鼻了。
羅南無聲地笑了一下,已經失去了具體形態的信息流無聲前趨,直至最后一層“帷幕”之后。
“帷幕”無風自動,仍只是撇開了一點點的縫隙,然后信息流穿了過去。
如同一個夢境嵌入另一個,荒誕又理所當然。
那瞬間,羅南看到那一線縫隙后,無盡的黑暗,以及黑暗深處螢火般閃爍的光芒,這是“大通意”感應的結果“可視范圍”內生命反應并不算密集,這是羅南做出冒險決斷的重要依據。
那種億萬“炮口”待擊發的極端情境,在這個范圍內,還未出現。
然而這個范圍有多少,隔著封閉的“窗口”,需要打一個問號。
無論如何,決斷已下,落子無悔。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