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想到了“李維”,忽然就是警醒。
那個對他而言仍然面目模糊的“龜仙人”,是大敵,也是參照。
尤其是那家伙“耐性”,不給人半點兒機會,讓羅南無從下手,也心生佩服。
是了,干嘛這么著急
“夢境”既然有了支撐,反饋回來信息,等于是已經步入正軌。雖說這種方式注定無法接收實時信息,且真實性和完整性也大幅受限,但相對“外面”的風險,已經是極具性價比了。
第一步已經邁出去,腳下還沒有踩穩,不知道是實是虛,又何必急著邁出第二步呢
他沒忘記,這只是夢境,只是一個通向真實的接口,而并非真實本身。
比如“逃亡者”殘骸的再寄生,夢境顯示的是那樣,深究下去,就頗不合理。
羅南并不是沒有高等文明認知的雛兒,相反,他是一個合格的機修師,對于機械以及相關部件的能力邊界有著清晰的認知哪怕是智械技術,也不會幫助一個定位就是消耗品的殘骸,耗費能量進行二次寄生,除非后面還有更高級的支撐。
同理,羅南相信這個“逃亡者”殘骸正是跨界牽引力的源頭所在,但這并不代表它就是主導者。
主導這一切的,最大概率還是疑似“思想星團”成員的那個“指揮官”。
雖然那家伙,在夢境記憶中,同樣崩毀在那場慘烈的戰斗中。
就憑金不換
不是羅南看不起地球這邊的超凡種,而是說“思想星團”的底蘊,哪怕是分化給不起眼的個體,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給打穿的。
最重要的是,每個“思想星團”成員,都是無可置疑的“上載者”,他們是有“備份”的。哪怕一時失敗,也應該有后續的反應;退一萬步講,哪怕真的栽在這里了,再起不能,單憑金不換,也做不到這么干凈利落。
也就是說,戰場中必然存在超出金不換的能力上限的因素,并發揮了關鍵作用。
羅南順理成章地想到了武皇陛下。
這是問題,也是契機。
夢境是有邊界的,然而構建夢境的“素材”卻是穿透“載體”所有的經歷,無所避忌。
如果沒有,只能證明“載體”有問題風險不可控。
于是,他保持耐心,不著急下判斷,更沒有任何舉措,任由自身與“外面”的夢境繼續下去。
極域之上,魔符拖著烏沉鎖鏈,在夢境、也是在“帷幕”邊緣試探著手爪,貌似有點兒迫不及待,可最終還是和他一起等候。
夢中,羅南的意識載沉載浮,只保持著最核心的一點靈明,并沒有太計較人我之別。
于是他又一次與那蜥蜴同化,奔走在地下甬道和火山區,偶爾還會躥到地面,在自然的氣流和捕食者的獵殺下,完成驚險的旅行;中間沒有任何過渡,他又好像化為了那“逃亡者”,在高溫通道中奔逃、被捕,接受身體的撕裂和改造,一體三分,分向各處,逐一迎來各自悲劇的結局,并又完成荒誕的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