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配合是以后的事。現在么,羅南都顧不得別的,先是努力用心回想剛才輕飄眩暈的時間段里,那錯落交織的時空架構、扭曲線條,嘗試追溯相關規律,將意外所得轉化為真正的收獲。同時給“新·野火”下達了指令:
快速抓幾個活口,趕緊離開。
這是“三不管”地帶,也是誰都能管的地帶。
一個弄不好,“開墾團”,還有深藍世界那邊的李維,可能都要蹦出來了。
人心就是這么奇妙——幾分鐘前,如果“開墾團”或者是李維,突然殺到羅南面前,羅南會很樂意和他們做過一場,打破那該死的僵局。可如今突兀有這一個“意外所得”,他又覺得現在打起來太虧了。
尤其是李維,越想越覺得那廝深不見底,還是暫避鋒芒為上。
反正,來日方長。
受羅南編織的“動機”影響,“新·野火”也順理成章地生出退意,不過表現在外,從“熔巖島”生長剝離出來的“熔巖巨人”,反而更加聲勢浩大。
除了數量的增長,構成他們巨大體型的巖層巖漿,更與淵區湍流密切交互,不知怎地摩擦生電,形成了熾烈耀目的電漿鼓泡,向外大幅濺射。以至前面突出一定距離后,“熔巖巨人”們的身軀就快速縮小,卻又鋪開了與當前地層環境高度匹配的領域,排斥其他規則。
這些熔巖巨人隨滅隨生,看上去無有窮盡,它們所鋪就的極端領域環境,也就持續向外擴散,半徑兩公里范圍內,真的變成了熔巖電漿地獄,別說活人,鋼鐵這里面,電擊火燒,也是頃刻熔化。
這其實就是“內地球”那邊的“超凡領域”,但相較于那邊大多數超凡種純憑天賦、自我領悟的粗糙架構,“新·野火”使用的是一套已經非常成熟的架構體系。看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其實是“開墾團”的那位“野火”,根據“廢礦區隔離帶”的特殊環境,拿以往的成熟結構案例,通過多次計算、模擬,針對性開發出來。
“外地球”羅南不熟,“內地球”這邊,排除掉他本人和幾個天外來客,能夠擁有這種級別“領域”的超凡種,怎么都不過超過十指之數。算上體系深度和應用技巧,能與之對抗的更是寥寥無幾。
這已經不是個人實力的問題,而是高度成熟發達的體系,對原始粗糙文明的降維打擊。
唔,再加上裝備和輔助系統,那就沒法玩兒了。
造就如此極端環境的“超凡領域”,使得周邊區域游走閃掠的“深藍行者”,難以支撐,想要搶奪淵區湍流控制權的戰術意圖,全盤崩潰,反過來想維持“格式化空間”都格外困難。
不過就此四散逃命,只會死得更快,于是他們只好拼命縮小彼此間的距離,每個戰斗小組的“格式化空間”,都與其他小組的重合,層層疊疊,強調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