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風”只是一部專用計算機,它的物理基礎就決定了它不可能制造、應對這種復雜的局面,更不用說“禮祭古字”的應用和交流。那么,按照羅南這條邏輯線,用排除法,這個幽暗的“聊天窗口”的對面究竟是誰,不就很清楚了嗎?
羅南仍不敢說,他的邏輯線正確無誤。他微皺眉頭,注視著那幽暗深沉的“聊天窗口”,還有里面外接神經元的動態圖形,以及意為“交換”的禮祭古字符號,思維忽有一個小小的跳轉:
既然是“聊天”,他這邊應該怎么回?
正想著,幽暗的“聊天窗口”中,黑暗翻涌,將呈現的符號和圖形無聲抹去,然后,又是一組符號出現。
這回就不再是禮祭古字了。
其實線條勾勒依稀還是剛剛的感覺,但具體要簡化太多,而且從立體結構變成了平面結構,一眼就能看出是一種象形文字,但又與地球上存在的截然有異。
這是天淵通用語。
羅南一怔,還有這種操作?
這段天淵通用語的意思,與上一輪基本沒有差別,仍然是那句“可有所求?可有覺悟?可有準備?”
同樣的意思,用這門語言表達,句子結構就順眼很多。
羅南動了動手指,幾乎想嘗試一下,直接在“聊天窗口”手寫會不會有結果。但心念再轉,忽有所悟,還是沒有動彈。
然后不出他所料,這段天淵通用語文字很快變化,仍如上一輪,化為“外接神經元”的動態圖形以及一個簡短詞匯:
“交換。”
羅南靜靜看著,并無動作。
大約一分鐘后,第二組符號消失,第三組符號呈現,仍是象形文字,但這回就是羅南從小學習的母語了。
幽暗“聊天窗口”無聲地逐字顯現:
“可以說出你的請求了,只要準備好代價。”
嗯?這個“翻譯”味道好像有點兒怪?
十幾秒鐘后,外接神經元的動態圖形如期再現,
“代價。”
……等等,不是“交換”嗎?
怔了幾秒鐘,羅南真的笑了起來,但他仍沒有動作。
于是,“聊天窗口”中的文字符號再一次重構,這次則回到了最初,那個復雜的“禮祭古字”符號迷宮。
羅南就知道,循環完成了。
他仍然保持著耐心,看著“聊天窗口”里的文字符號一遍遍更替,從“禮祭古字”到“天淵通用語”,再到他的母語。
整整十輪,至此羅南基本確認,再也不會有什么新東西。他終于將手探進了虛擬工作區,那處幽暗的“聊天窗口”,嘗試手繪不果,然后就換了純粹的意念,這回可以了。
“我該怎么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