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結構上看,這個圖形遠比“庇護所”的復雜構形來得簡單。
但它對羅南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看著幽暗界面上,那模糊的背景圖形,隨著他意念的觀想描畫,逐次亮起,泛起了淡青的光,似乎與他的呼吸同步,羅南不自覺地低聲念頌:
“我心如獄,我心如爐;我心曰鏡,我心曰國。”
他唇齒習慣性地微微啟合,喉腔、口腔、鼻腔充分振動,十六訣反復誦念,因音節連貫縮讀,又與呼吸節奏渾化在一起,倒像是昆蟲振翅的“嗡嗡”聲。
而這奇異的“嗡嗡”聲隨即在耳畔泛化開來,化入了更混沌的噪音背景中。
羅南仿佛聽到了他人的低語。
以至于覺得自己行走在大街上,無數個看不見的人影,從他身畔走過,自顧自交流。哪怕認真傾聽也只能捕捉到一些模糊片段,好像隨口說一些日常,聊一些八卦,依稀還在提出一些粗淺可笑的問題。
可想再進一步深入分辨,聲音又遠去。
羅南眼皮跳動幾下,這如真似幻的體驗,他其實可以隨時抽離,但最終還是選擇“留下”。
于是,他繼續“邁步”,所在的位置莫名抬高,越走越向上,耳邊那些噪聲離得遠了些,但又有新的聲音入耳。
這波聲息相對來說規整了許多,而且在各自相對固定的位置上,好像在彼此聯絡、交流,手邊又都有事情在做,急切匆忙,一刻不停,簡直像是有無形的皮鞭抽在他們身上。
以至于羅南恍惚覺得,他又來到了“長纓號”空天母艦的“八大處”,而且是坐在指揮席上,俯視整個辦公區。無形的人們也在提問,很明確地向羅南請示。
具體是什么,仍然非常模糊。
但羅南已經有點兒明白了。
他仍沒有中斷這種奇妙的意識進程,依稀離開了“指揮席”,也離開了那緊張運轉的區域,繼續邁步、上行,來到了更高層——這里依舊人聲喧嚷,無形的人影一會兒趨近,一會兒遠離,說一些很復雜的事情,吵鬧著宣示他們的正確,要求羅南聽取意見并改正。
羅南不發表任何意見,繼續上行,于是周邊突然變得安靜,偏偏有無言的注視,無聲的追隨,形成了無形的強壓,周覆四方,每一步都格外有份量。
接下來,又上一層,而這是最高層了。
這里又響起低細的聲音,好像在討論一些非常深奧且敏感的東西,有時請他參與,有時又刻意避開他,在隱秘處竊竊私語。
羅南閉上眼睛,很快又睜開,一切的噪聲囈語都是抹消。
眼前只有一個巨大的透明的“金字塔”,劃分五層,內有無數紙片,依稀繪有概略的人形,如雪花般飛落,又如潮水般漲起,大半如浮沫,隨滅隨生。但也有少數“紙片人”清晰地存在于這五層金字塔中,具現為更鮮活的人影。
羅南知道這是什么:
這是展現了學生、職員、技師、教士、政客五級分類的社會格式圖。
是格式論關于“社會格式”的直觀闡述。
是一座矗立在人世洪流中,卻獨屬于羅南、以羅南為中心的格式塔。
或曰:我的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