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明、神孽真的是“執棋人”,一場棋局到了官子階段,憑什么還要給“棋子”自由發揮、敗壞局面的機會呢?
哪怕“棋子”自個兒想跳,按住就是了。
再具體一點,梁廬這顆棋子的作用,隨著他掀開了遙遠星空深處的帷幕,已經基本終結,暫時可以不論。
可緊跟在他身后的李維,那個羅南幾乎無處下手的“龜仙人”,以他在地球數十年間體現的理智、冷靜和隱忍,真的會因為這邊隱藏的資源而滋生貪欲,隨即沖昏頭腦,不顧后續肯定還會到來的“后援(監工)”,一心只想吞掉深藍世界,一躍成就偽神?
要知道,李維選擇的“偽神物化真種儀式”,已經花費了他五十年時光持續“耕耘”,后續還不知要多久。
他怎么敢的?
所以,李維的行為,合理嗎?
如果是2059年8月24日,“夢神孽”的破爛神明披風揮動之后,野心方才滋生,勉強還算合理;可之前還有至少十五年的時間啊!
哪怕在宇宙中,十五年光陰彈指一揮,可追殺梁廬這種事情,不說前后波次相繼,十五年的“空窗期”合理嗎?
正如同梁廬的“愚行”,李維的選擇判斷,真的是由衷而發嗎?
如果不是,誰在起作用?
到目前為止,羅南這套邏輯仍只算是懷疑,也可以說是空想,但與之前很多次純粹為“腦洞”的情況不同,這回羅南有了一個確切的懷疑對象。
找到這個對象,并不困難,只是“二選一”而已。
諸天神國、六天神孽——如果簡單考慮,將這雙方各視同為一人,作為“棋局”兩邊的“執棋人”,羅南要做的,只是在這“兩人”中選擇一個。
為什么只有一個?
因為若是兩邊同時或先后落子,地球這一方時空早就徹底暴露在中央星區的視野之中,眼下必然是另一種局面。
好吧,其實在這種邏輯下,“發現而不聲張”的一方,有且只可能有一個:
六天神孽。
只有選擇“六天神孽”,才能解釋這一邏輯下,“執棋人”為何有這般重的“偷感”。畢竟,相對于名義上擁有三百余位“立國神明”、成千上萬從神屬神、主持紀元更迭的“諸天神國”,“六天神孽”才是弱勢的那一方。
是先落子、得先手,終局也未必能搶到最大收益的那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