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上回已經體驗過了,這次過來肯定不打無準備之仗,事先已經讓“新·野火”備足糧餉,該有的“貢獻”、該儲備的能源,都頂到滿格,要的就是隨到隨用,全不耽擱。
“鏡鑒”明光跨空透入,加強本體與靈魂投影的聯系,盡可能減少延遲。
長尾蜥蜴體內,則響起大量設備滿負荷運轉的轟鳴。
它嘴巴大張到極限,又違反了生物結構,整個后扳,形成巨大裂口,銀白、鐵灰、漆黑的機械單元便從中噴涌而出,在混亂中重構。形成“新·野火”的“巨蜥形態”,也是戰斗形態。
而在此過程中,“新·野火”尚有余力,參照過往經驗,給自己補一發“大通意”,強化對時空結構的感知判斷。
依舊是過往的節奏,“大通意”那“接收器”和“發射塔”功能同步啟動,但外部信息還未梳理歸攏,“新·野火”戰斗形態的能量輻射便向四面排開。虧得“熔巖島”這邊已經做了相應準備,都一發排了出去,只由承載“熔巖島”的半位面消受了。
半位面持續動蕩,羅南耐心等其平復,期間結合“大通意”和“凝水環版靈魂披風”收攏的信息,對“外地球”時空結構、淵區極域狀態有相對清晰的把握。
“開墾團”仍然“高高在上”,與“外地球”保持著安全距離。
該他們什么好呢?
“新·野火”恍如刀刃拼合的頭身四肢微微一擺,至此再不耽擱,意念點選了“時空位移”選項。
選項后面,標志著可以“往返”的“同心圓”外圍圓圈快速消失,“充能維護”對應的能量儲備長條驟然下降,“熔巖島”里的機械叢林嗡然震動,卻是規范有序,初始感覺整個區域變得沉重,但很快又轉為輕飄。
這一刻,“熔巖島”已經進入了“時空快速路”。
羅南相對清晰地感受到了“內外地球”之間的時空屏障,那本是在“往生之門”中,才有的感受。屏障恍如帷幕、厚重又虛緲,忽而鋪展、忽而折疊,似有若無,以至于這個世界也忽明忽暗,有時過于通透了,“內地球”那邊的本體,似乎也受到影響,跟著“外地球”這邊一起輕飄起來。
“鏡鑒”明光有些閃爍,幾乎與“熔巖島”錯開,但很快又穩定。
扭曲折疊、明暗交織的混亂感開始緩解,“熔巖島”停了下來。
“凝水環版靈魂披風”的感應若有若無,隔了一層灰翳,證明已非“外地球”;“大通意”則還在發揮作用,趨向宏觀的“生靈聲光底色”分布概圖,大致描繪出這極“微”一點的生命分布,其與周邊時空結構一起,仿佛牽繞的枝蔓蛛網,又似造影檢查中血管脈絡和肌體陰影的拼接,還有水墨煙氣在里面穿梭、擴展、變動。
憑借這些,羅南確定,他來到了十三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