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遠了說,佛家有戒靜慧、道家有心齋坐忘,儒家有知止定靜安慮得,還有各種傳統的冥想方式、宗教儀式,無論是哪個,專注和入定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這些環節都是為了抵消根子上的問題,減少相應的不穩定影響。
“現代研究也表明,專注可以提升意識運作的精度,擴大其尺度,形成對特定對象的高速度反應。一些研究甚至說,意識只不過是我們對周邊環境的瞬間‘拍照’,接近于電影,就是一連串靜止幀的拼接。每一幀只有幾十到幾百毫秒,而如果能提升其精度、尺度,始終保持十毫秒成像的反應力,那么將與一兩百毫秒成像的其他人形成巨大的、乃至于本質的差別。你的感知反應會比其他人快十倍,相應的,這個世界的運轉速度,也就慢了十倍,你對世界掌控力將超強,操作也超級從容……”
說了這么一長串,羅南好不容易才喘了口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知道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也只是借此強調一下‘穩定’要素的重要性,以及此前我們自覺不自覺所做的努力。
“接下來這一小段時間,我們的主題則是在以前傳統做法的基礎上,嘗試一個新的方法。去應用我們的超凡力量,讓自身的領域始終保持一個有效、穩定、可控的結構,讓內外能量信息互通往來,盡可能抵御過份擁擠的精神環境干擾。
“是的,這就是構形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構形來修行。就像翟工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前做到的那樣。”
羅南大致清理了一下工作區,助手一號也好,早前畫出的凝水環模型也好,都給放進了回收站,在做這些事的同時,他又道:“使用構形修行,肉身側我建議多研究一下‘巴別塔’結構,而精神側,我們今天說的主題凝水環,暫時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但不管你選擇哪個,穩定性,記住,穩定性才是你必須去追求的目標。接下來我們不妨做個解剖,把問題具體到細節,嘗試去分析一下,巴別塔和凝水環的結構中,有哪些結構是為了穩定而設計的?又有哪些是從中延伸出去的,在實際的修行中,應該重點關注什么方向……”
夏城外海游輪上,“覽相觀”節目工作區,單怡吸了一下還有些發悶的鼻子,在導播的引導下漸入正軌:“看來這位夏城天才,要從論述進入更實質性的內容了,我們也非常期待。剛才互動平臺上有朋友講:‘鬼眼前輩和那個羅南怎么像是一唱一和’,是不是羅南的言論真的很符合您的心意?”
鬼眼仍然翻閱評估羅南的資料,聞言懶洋洋回答:“各有所好而已。在我贊成的同時,肯定還有超凡種反對,而且不只一個——我剛才也說,精神世界太混濁,每個人的觀照結果都會有差別,很大的差別。”
單怡眨眨眼:“如果說每一位超凡種的看法都不一致,那我們現在所接受的那些基礎理論,又來自于何處?”
“懟出來的。”
“呃?”
“討論交流和爭辯到最后不就是懟嘛!最后就是看誰的嗓門大、誰的拳頭硬,你用你的道理形成的超凡力量可以把我打成豬頭,那我只好認你;你們這些理念相近的,成就的人也多,而我只是一個單身孤老頭,打不過你們,那我也要認;如果雙方勢均力敵,誰也打不服誰,那么就來個妥協,就這么簡單。”
不但單怡有點懵,所有收看“覽相觀”節目的能力者,面對這份答案腦子都有點不轉圈兒了。
“呃,那羅先生的理論,是不是也要……”
鬼眼大笑:“現在說這個有點兒早。大家都知道夏城現在是誰罩著的,羅教授的授課又是誰授意的,如果他們護著……唔,話又說回來,歐陽和武皇是怎么個看法?還有一堆湊熱鬧的家伙,這也挺值得猜啊。”
見鬼眼如此說法,單怡也是福至心頭,靈光閃現,張口問出了今天最專業的一句話:“也不是見人就懟吧。您剛剛就不和我們一般見識,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才符合互懟的條件?”
“這個嘛……”
鬼眼遲疑了一下,終于沒有回避:“按照咱們羅教授的理論來說,怎么也要突破那籠子,比較自由地出入作用;按照通行理論的話,如果有人利用他這個理論,進入了淵區,基本上就是可以進入評價的標準……呵呵,這還早,還早,總要有個發酵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