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羅南的說法,她那種貼近物質層面的精神感應能力,其實和萬院長一直倡導的造物學派的能力素質相當接近,都是對那個看似籠統的“物性”的感知和應用,都是綜合了多種物質層面的信息因素,進行直感式的判斷。
這種形式,有點兒像肉身側,又有點像通靈者,介于兩者之間,微妙玄通……哦,這種玄乎的形容,只能用在以前,用來描述那她那還沒有完全闡發清楚的天賦。
羅南其實已經給貓眼明確了方向:
就是師法萬院長,用造物學派對于萬事萬物的系統解釋,重新梳理、微調自身的天賦感應結構,以自身為支點,向外拓展干涉,完成更深層的應用。
只不過貓眼她懶,還有一點叛逆,對羅南的指點,表面上給出的理由,是“不想像一只人形蝙蝠那樣存在”,至于真實想法如何,就沒必要摳那么細了。
可問題在于,身為羅南的信眾,就算再怎么心不甘情不愿,身處在那般環境下,時刻接受龐大信息能量的灌輸,她必須要消化……起碼要對抗吧?
時時刻刻的壓力,逼迫著她改變,而那強大的約束力量,又讓她想不進步都難。
正如此刻,她腳下步履緩慢,但精神感應的靈波,已經穿透了無數孔洞和更細小的土層間隙,甚至逆著地下的水流,層層推及開來。
其覆蓋范圍并不算特別廣,卻能夠與物質層面形成微妙的干涉作用,如同開機的雷達,接收與各類物質結構的反射波段;又好像是支立起來的、高度敏感的蛛網,以被動的形式,捕捉來自四面八方微之又微的變化。
動靜之間的不同,萬事萬物之間的物性差異,這些細節就擺在“眼前”。雖然她不能像羅南那樣,把握到相關領域的深層法理,但是憑借著相應的情報,也能夠做出一定的判斷。
往近了說,她可以研判地下集結區域的安全系數,確定并沒有高危險性的畸變種埋伏在側。
往遠了看,她也能夠得出一個相對宏觀的結論。
簡單地說:淮城這幾年真的不干人事兒。
怪不得毒沼區成為他們的城郊頑疾,那邊完全是任由齒鱷兵團,在相關區域進行地下工事作業。
排除掉目前正在作業的區域,河道中、灘涂下、還有蔓延連接的地層深處,地下工事的復雜程度,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這是相對靜態的東西。
動態層面,正如丁教授等專家估計的那樣,有頗大規模的騷動,在復雜的地下迷宮深處持續作用,形成了令齒鱷兵團的那些兇殘鱷魚,也為之忌憚的壓迫力。
至于騷動的細節是什么,這個就是輔助計算的領域了。需要有對應的外掛硬件和算法,協助處理更加復雜的信息。
唔,也就是羅南所說的機芯和靈芯的領域。
但這種“機芯”,和后面正快速跟進的那些深
(本章未完,請翻頁)
藍行者們的并不相同。并非是主導了形神核心結構變化的內殖機芯,而真的只是輔助。
貓眼自然是佩戴了的,這枚機芯出自于萬院長之手,由于材料和計算芯片的限制,體積有點大,需要配載到外骨骼裝甲上。還好,在野外作業也就不明顯了。
這套外接機芯設備,大幅提升了貓眼的信息處理能力,讓她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去調整精神感應的側重點和對應結構。
當然,這種能力建構,不可明說的東西有很多,表現在外,也未必就能體現得多么淋漓盡致。
打工人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這一點,貓眼懂的。
后方,弗里斯等戰斗組伙伴,已經及時跟進過來,很自然地變化陣形,將貓眼和金瑛包裹在相對安全的中央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