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寒點了點頭:“李小飛說的不錯,你們自己都沒有信心,都覺得中醫不如西醫,都覺得中醫低人一等,是原始的,落后的,那么所謂的中西醫結合也必然會成為你們想象的樣子。”
幾位住院醫默不吭聲,陷入了沉思。
葉開忍不住插嘴:“方醫生,您的意思我明白了,這就像是做生意,需要找個合伙人,結果還沒開始合伙,卻總是擔心對方實力強吞并自己,底氣不足。”
方寒笑著道:“不錯,這個比喻很形象啊,自己不自信,總是害怕被吞并,所以遲遲邁不出第一步,最終卻被市場所淘汰。”
“換句話說,我們這些中醫人始終不自信,害怕被西醫化,不去改變,不敢改變,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被歷史淘汰。”
“那......那方醫生,您認為的中西醫結合是什么樣子的?”麻子臉住院醫問。
“要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給自己準確的定位,中醫的望、聞、問、切并非原始的手段,就拿望診來說,不僅僅我們中醫有,西醫也有,西醫中的視診其實就是望診,各大西醫醫院的急診科室,哪怕是護士也要掌握最基礎的望診,這樣才能迅速的區分患者,哪怕是給患者做各種檢查,醫生也必須要有一個主觀判斷,檢查方向,而不是盲目的。”
幾個人都紛紛點頭,這是事實。
方寒繼續道:“那么換過來說,望診是不是我們中醫的強項?”
“那必須是啊。”瘦高個住院醫笑著道:“我們中醫最主要的診斷手段,自然不能比他們差了。”
“既然望診是我們的強項,那么如果我們再精通一些西醫方面的急救,是不是比他們更厲害?”
幾個人若有所思,這么說的話好像很有道理啊。
“不僅僅是望診,問診、聞診,西醫也在用,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聞患者的口氣,異味,這一點并不僅僅是中醫的診斷手段,換句話說,西醫醫生除了不會診脈,其他方面人家都是精通的,可是我們中醫呢,卻對人家的東西一竅不通,長此以往,如何自處?”
這一下葉開也禁不住皺了皺眉。
有些事不說開,大家根本不去想,可一旦說開了,其實是很直觀,很簡單的。
是個人都知道,中醫的診病手段是望、聞、問、切,可又有幾個人認識到人家西醫除了不會診脈,望、聞、問沒一樣不用的,沒一樣不會的。
如果說望、聞、問是中醫的手段的話,其實人家西醫早已經學去了,拿去了,可是中醫呢?
始終抱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思進取,不去嘗試,即便是學院派著名的關寶成也因為一個導尿灰頭灰臉。
簡直可笑至極!
現在大多數的中醫人都是一種什么心態?
我是中醫,我就堅決不用西醫的手段,哪怕西醫的手段更方便,更快捷,我也不用,因為我是中醫。
好像用了西醫的手段,他自己就不是中醫了一樣。
這是堅決要不得的。
除了望、聞、問,還有多少東西其實已經被人家西醫拿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