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西醫質疑中醫,什么草根樹皮不能治病,現在呢,各種中成藥、純中藥制劑不斷上市,各種以中藥材為主的藥物推陳出新。
很多其實都是西醫的科學家借鑒的中醫理論。
也就是現在西醫對中醫的診脈還在保持懷疑態度,如果說有一天,西醫徹底把中醫的診脈研究透徹,理論化,科學化,西醫醫生也會兩手診脈的話,那么中醫還剩下什么?
其實中醫并不是被市場蠶食,而是被人家技術蠶食。
同樣的理論,同樣的手法,換一個科學的解釋,然后就成為了西醫的東西,中醫人然后就不去碰,中醫的領域變得越來越窄,而西醫的領域變得越來越寬。
細細算一下,心肺復蘇、人工呼吸、腹腔穿刺、放血急救、導尿,甚至開刀,多少東西其實都是中醫的東西,都是中醫曾經擁有的東西。
可是現在呢,提起心肺復蘇,人工呼吸,學醫的人大都知道是1967年7月,美國佛州杰克森維爾市郊區一位名叫錫安平的電修工在搶修高壓線路時觸電昏迷,在救護車到達之前,另一名電修工湯姆森爬上了電線桿,在電線桿上給錫安平做了口對口呼吸。
此景正好被當地《杰克森維爾晚報》的攝影記者莫洛比托攝下,這張《生命之吻》的照片于次年獲得普利策獎,成為人類歷史的經典之一。
生命之吻享受了60多年的榮耀,成為急救手段心肺復蘇術的經典內容之一,無數被搶救的生命曾被歸功于這一簡單的操作。
甚至于一位電工錫安平和另一位電工湯姆森,兩位原本很普通很平凡的人的名字也被大眾熟知,也被不少人銘記,或許再過五十年,再過一百年也有人知道這兩個名字。
可是有幾個人知道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并非這兩位電工首創,又有幾個人知道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也是中醫的急救手段。
只是因為中醫沒有用科學的原理解釋什么是心肺復蘇,為什么要人工呼吸,所以中醫被人遺忘。
但是,這難道不能從側面證明,中醫的很多療法其實是科學的嗎?
沒人去想,沒人去關心,哪怕中醫人自己也開始遺忘,每被西醫占領一處高地,中醫人就放棄一處高地,甚至不去碰觸,我是中醫,怎么能用西醫的法子......
博士文憑的關寶成尚且如此,更別說一些小醫生。
可憐的中醫人為了維護屬于中醫的尊嚴,其實正在一步一步放棄原本屬于自己的陣地。
值班室鴉雀無聲,幾位住院醫都陷入了沉思。
方寒每說一句,他們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啪啪啪!”
辦公室門口傳來掌聲,方浩洋邁著步子緩緩的走了進來,給方寒鼓掌。
“方主任!”
辦公室內的眾位住院醫齊齊起身問候,有人甚至還有些心虛。
“沒事,大家都坐吧。”方浩洋笑著壓了壓手:“不要拘謹,隨意聊天這是好事,有些事說開了那也就更透明了,我們急診科又不是獨裁制,還是比較民主的嘛。”
“方主任說的是。”幾位住院醫齊齊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