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坐。”
方寒讓提問的學生坐下,這才道:“所以我說你們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位同學......”
方寒伸手一指剛才提問的同學道:“這位同學就絕對沒有去過醫院實踐過,對醫院的情況完全一竅不通,別說你們很多人還只是大一大二大三,就是你們畢業了,去了醫院,也不是說想上手就上手的,沒有執業醫師證,去了醫院你們也要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去看病開方,很多事不是坐在那里想的,而是要親眼去看的,看看別人怎么做的,怎么學的,沒有實踐,你們連醫院的體制都不清楚,連醫院的制度都不清楚,我敢說,進了醫院,最多三天,你就走人了,要么自己受不了走人,要么被別人趕走。”
低下又有人低聲交談著。
這么多人,有完全沒有了解過醫院的,也有了解過的,了解過情況的是完全清楚方寒所說的。
現在的各大醫院,越是好醫院條件越高,本科生很多醫院都是不招收的,研究生起步,燕中醫大雖然是銘牌院校,可也不是每一位走出去的都是香餑餑。
方寒看了一眼下面,然后緩緩道:“下面咱們言歸正傳,進入我今天講的第一個課題,自信。”
“為什么我要把自信作為第一點呢?因為作為一名醫生,作為一名合格的醫護人員,自信是必備條件,學習的時候要自信,下臨床的時候也要自信,救治患者的時候更要自信,如果沒有自信,你就學不好醫,如果沒有自信,在面對患者的時候你就會瞻前顧后,錯失很多機會。”
說著方寒回身在后面的黑板上寫了兩個大字——自信。
這一次方寒同樣沒有備課,所以也沒有電子稿件,用的也是手寫黑板。
寫過之后方寒轉過身來,繼續道:“先說第一點,學習時候的自信,為什么我在這里要特意強調一下學習時候的自信,是因為燕中醫大是以中醫為主,而我們中醫現在正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遇,作為學中醫的我們,有沒有對我們所學的這一門醫學有著足夠的信心?”
“小方的這個切題很不錯。”
羅元辰輕聲對周同輝說道。
“是啊,現在中醫的境遇確實很尷尬,哪怕是這些學中醫的醫學生又有多少人是堅定的中醫支持者呢?”周同輝點著頭。
“信心?”
方寒淡淡的一笑,道:“談這個話題,本身就是凄涼的,中醫人自己在談論這兩個字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落了下風了,學西醫的,哪里還需要去考慮這個問題。”
坐在洪苗邊上的羅斌超也禁不住冷冷一笑,方寒這句話倒是大實話,中醫人自身都不堅定,還如何讓其他人來認可?
簡直就是可笑。
就目前來說,全國擁有西醫醫生二百多萬人,中醫卻只有五萬人不到。
五萬人?
簡直少的可憐,少的讓人心慌。
可事實上呢,每年全國各大院校畢業的中醫學生就不止這個數了,全國的中醫院校雖然不多,可每年的畢業生也不止一丁點吧,為什么這么多年了,中醫醫生還不到五萬?
正是因為這么多的畢業生中能堅持行醫的很少,一部分改行了,一部分學了西醫,堅持學中醫的少之又少。
不說其他學校,哪怕是燕中醫大這樣的高校,每年走出的畢業生改學西醫的也大有人在。
一方面是利益,一方面是不自信。
方寒道:“這個不自信同樣分兩方面,一方面是對中醫的不自信,一方面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對中醫的不自信表現在不相信中醫能治病,對自己的不自信表現在不相信自己能把中醫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