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方爺爺)。”方寒和龍雅馨笑著走上前。
在郭文淵邊上坐下,郭明強去里面拿了茶具,燒水泡茶。
“昨天的節目我看了。”
郭文淵笑著道:“昨天的節目做的很好,很不錯,特別是專題的名字,取得很好。”
“名字是華夏醫藥欄目的制片人韓磊取的。”方寒道,這個他倒是不居功,確實是韓磊取的,這個名字方寒也覺得很好。
“天佑華夏有中醫!”
郭明強走過來,一邊燒水一邊笑著道:“就事論事,放眼全球,醫學也只有西醫和中醫之分,這確實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作為中醫人,應該感到與有榮焉。”
是的,放眼全球,除了現代醫學,也就是國人稱呼的西醫之外,也就只有中醫,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一個同樣有完善體系的醫學分類了。
雖然han國叫喧著自己國家的醫學叫韓醫,并不屬于中醫云云,然而事實上明眼人都清楚,所謂的韓醫其實也就是中醫。
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有屬于自己的醫學體系,絕對是一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就西醫而言,哪個國家敢說西醫完全是自己國家的,而中醫,那毫無疑問是華夏民族的智慧結晶,這是無法否認和無法抹去的。
郭文淵笑著道:“能看到這么精彩的節目,還有小寒這么出色的年輕一輩中醫人,我也算是了無遺憾了。”
“郭爺爺,您是當代名醫,大國手,未來中醫的歷史上肯定會有您濃厚的一筆。”龍雅馨笑著道。
“名不名的無所謂,只要活著無愧于心就行了。”
郭文淵笑著道:“我可是唯物主義者,不相信來世,人死如燈滅,后人評價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活著的時候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中間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到了彌留之際沒有太大的遺憾,對得起自己的一生,也不枉在人世間走一遭。”
到了郭文淵這個歲數,他真的已經看開了很多事情,再加上大限將至,心態就更超然了。
年輕的時候,五六十歲的時候,郭文淵或許還在乎身后名,可現在,名聲什么的其實對他來說并不重要了,在這個時候,明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能無愧于心,那就是一種幸福。
.......
“什么嘛,這些人都是什么玩意!”
“就是,怎么能這么說呢!”
就在方寒和郭文淵聊天的時候,華夏醫藥欄目的官方網站,評論區卻鬧騰了起來。
急診科的一些小護士們氣的臉都青了。
“竟然說應海濤其實是郭老治療的,說方醫生搶了郭老的功勞!”
“就是,這些人什么都不知道,就喜歡亂帶節奏。”
小護士們氣的不輕,這都是什么人啊這是。
應海濤是怎么回事,別人不知道,急診科的護士和醫生們那可是很清楚的,應海濤從住院到出院,郭文淵都沒來過江中院的,怎么能是方醫生搶了郭老的功勞呢?
“太不要臉了!”
一位小護士忍不住還辯論了幾句,竟然被罵了,氣的小護士都差點摔了手機。
“怎么了,誰惹我們劉護士了!”
李小飛走過來笑呵呵的問。
“李總,有人詆毀方醫生呢。”
劉護士把自己的手機遞了過去,李小飛接過來看著,華夏醫藥官網的評論區,也就是昨天那一期節目的評論區,不少人留言評論,最上面的一條帖子回復人數已經快過千了。
帖子的標題是:論最年輕的神醫!
然后樓主從各方面,引經據典,什么這么年輕的醫生治好了癌癥,可信度如何云云,然后又列舉了一些國內的名家醫手,對方并不否認中醫有治好癌癥的先例,可能治好癌癥的中醫名家大都是五六十歲往上,名氣不小,方寒一位二十六歲的小年輕,這是從娘胎里面開始學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