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任何東西多了都不是什么好事,媳婦自然也一樣,當皇帝的三宮六院,嬪妾無數,而能節制的又少之又少,這種情況,別說延年益壽的方劑了,就是仙丹估么著效果也有限吧。
郭文淵作為大醫,知道的延年益壽的方劑自然不少,事實上這一陣郭文淵服用的方劑就是前人方劑加減變化改動而來的。
而方寒的這個方子,則是一劑全新的方劑,完全是針對郭文淵的情況搭配出來的。
看到郭文淵的臉色,郭明強和方浩洋也湊了上去。
藥方藥材不少,密密麻麻大概四十多味藥材,其中還有不少非常罕見的,不是說么多珍貴,只是不怎么常用,價值倒不一定多高。
郭明強和方浩洋看了一遍,再看一遍,兩個人的臉上也有了震驚之色。
全新的方劑,四十多味藥材搭配,最主要的是非常的完美,這可就嚇人了。
雖然很多中醫人治病的時候都喜歡說一句“知犯何逆,對癥治之”,意思是知道了你這是什么病,用相應的方法即可。
嗯,很裝逼,很高大上,讓人不覺明厲,顯得醫生高深莫測,非常有逼格。
然而事實上,能夠做到對癥治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有據可依,前人用過類似的法子,治療過類似的病癥還好一些,如果是陌生的病癥,沒有先例,那就難了。
而方寒此時等于跳出了前人的一些思維,而是完全依照郭文淵的情況重新組方,四十多味藥材,靈活搭配,考慮到方方面面,這就相當讓人震撼了。
郭文淵看了一遍,又一遍,又一遍.......
一邊看,郭文淵一邊琢磨,一邊品味,一邊在腦海中去試驗,根據各種藥材的藥性藥效去思考。
足足過了好一會兒,郭文淵才抬起頭看向方寒:“這個方子你是從哪兒看來的?”
是的,在郭文淵看來,這么嚴密的方子,應該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完善,不斷的增減,才有可能這么完美的。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所有的法子都是在治療中完善的,不可能憑空而來。
比如某個方劑,最初其實不是這樣的,治療了一位患者,嗯,吸取經驗教訓,完善一下,治療了十位患者,嗯,有什么不足,完善一下。
基本上流傳來的經典方劑都是這么完善下來的,哪怕是在一個人手中完善的,也是不斷完善的,很少有剛開出來就毫無瑕疵的。
這就好比我們寫作文,再厲害的文學大家,第一遍寫的草稿都沒有潤色之后的文章好。
這個方子很完美,搭配,組合,幾乎毫無瑕疵,無懈可擊。
剛才郭文淵琢磨了半天,只覺得增無可增,減無可減。
“我自己琢磨的,琢磨了兩個禮拜了,不斷完善。”方寒撒了個謊,嗯,總不能說我剛才在模擬空間試驗了上百次吧?
方寒確實撒了個謊,可這話聽在郭文淵耳中,卻不亞于一聲驚雷。
自己琢磨的?
兩個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