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
方寒微微沉吟,繼續緩緩問道:“你女兒平常性格怎么樣?”
“我們就這么一個女兒,平常也比較寵,不過她倒是比較爭氣,屬于那種要強的性子,平時學習成績還可以,這次高考其實算是發揮失常了。”劉珂緩緩道。
說著還伸手摸了摸女兒的腦袋,很是慈愛。
方寒差不多清楚了,這個病說穿了和之前他和司念華彭東海三人通過聊天治療的那位患者病因相似。
應該都是高考失利導致的。
只不過一個人和一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導致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中醫和道家同根同源,某些方面其實是很相似的。
佛家講因果,道家講承負,“因果”是針對于個人,誰種因,誰的果,與他人無關;“承負”包含“因果”,但更進一步認為:個人的善惡行為,不但影響個人,而且影響家庭、社會乃至宇宙的和諧。
比如說前輩行善,后人得福;今人行惡,后輩受禍。因為有“承負”,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
凡事必有因,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講,道家的“承負”其實和中醫的病因有著極為相似的地方。
人體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然而卻又相當于一個小宇宙,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生病,出現病癥屬于果,那么必有緣由,而人體臟腑之間又是相互依存互相影響的,并不是說肝臟生病了,就一定是影響肝臟的因素導致的,并非腎臟生病了,就一定是影響腎臟的因素導致的。
換句話說并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肝臟病變就針對肝臟,腎臟病變就針對腎臟。
就像是道家的“承負”一樣,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不僅僅影響自己,還會影響自己的家庭。
劉珂的女兒,變現的癥狀是多食多飲、體型消瘦,情志抑郁、暴怒無常,看上去好像是消渴,然而卻和消渴有不同支持。
通過一番詢問,方寒差不多已經有了判斷了。
這是情志為病,五行生克制化乘亂。
患者性格要強,平常學習成績不錯,這才導致高考失利之后極為不甘心,極為憤怒,郁怒傷肝,肝氣郁久化火克制脾土,脾胃受克,從而引食自救其虛,這也就是患者食量暴漲的原因。
人的身體是很奇怪的,某方面受到損傷,就要從另一個方面來彌補,患者因為肝氣郁久化火克制脾土,脾胃受克,脾胃自然就會引食自救,這就是因果相關。
同時因為患者口淡,喜好甜食和咸食,久而久之導致脾虛的據,故而多食逾常。又因為壯火食虛而不能上供于肺,土不能生金,導致肺虛日甚,因而時時悲傷欲哭,而這個因素有導致木旺無制而脾愈加虛弱,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你這邊越吃,越容易傷心,越傷心越想吃,越吃越容易傷心,嗯,這邊影響那邊,那邊影響這邊。
有句話說,化悲憤為食欲,對有的人來說,傷心的時候沒胃口,吃不下飯,可對有的人來說,越是傷心,胃口越好,越能吃。
劉珂的女兒和之前方寒治療的另一位患者都是高考失利導致的病因,但是卻因為出身和個人性格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
方寒用更為通俗的解釋給劉珂解釋了一下。
對方是江州醫科大的教授,雖然不是中醫,卻也是懂醫的,方寒也就解釋的更為詳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