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程云海急忙招呼方寒等人入座。
飯店不大,收費高,不過服務真不錯,邊上有服務員招呼,先送上來一壺茶,同時還有自制的酸梅湯。
“方醫生,這家的酸梅湯和外面的也是不同的,非常開胃,飯前喝一點,不僅不會漲,而且還會促進食欲。”程云海給方寒介紹。
現在酸梅湯什么的在很多飯店已經很普遍了,特別是一些自助餐廳,酸梅湯那是管飽,有時候沒位子,客人就坐在邊上喝酸梅湯,喝橙汁,等有位子了,已經喝得差不多了,也吃不了多少東西。
“嗯!”
方寒嘗了一口,微微點頭:“這家老板確實不簡單。”
喝了一口,方寒就嘗出來了,這酸梅湯里面加了一些東西,有好幾位中草藥,應該是經過特殊工藝炮制,然后搭配而成的,有著醒酒開胃的功效。
方寒之所以說不簡單,是因為這個配方難得。
雖然方寒能喝出里面都加了什么,可怎么炮制,怎么搭配,他是喝不出來的。
或許是祖傳秘方,也或許老板是一位藥膳大師。
在我國,藥膳文化同樣是源遠流長。
藥膳發源于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可以說藥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藥膳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采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簡言之,藥膳即藥材與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可以說是我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
一般來說,精通中醫的,多少都懂一些藥膳的做法,只不過術業有專攻,專門從事臨床領域的醫生肯定還是比不上專門的藥膳大師的。
基本上出名的藥膳大師都是精通藥理的。
事實上方寒去年在燕京給索利斯開的“神仙粥”,以及后來羅元辰開的“神仙面”,其實都算是藥膳的范疇。
藥膳,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也是我國的特色國粹。
“很好喝嗎?”
江楓見到方寒點頭贊譽,也急忙端起杯子嘗了一口。
“嗯,味道還不錯。”
“我也嘗嘗!”
趙曼妮也給自己倒了一杯,正打算喝,方寒卻開口道:“趙醫藥你嘗一點就行,少喝點,喝多了不好。”
趙曼妮一愣,有些不解。
方寒道:“這里面加了好幾位藥材,醒酒開胃,不過卻有些偏陰,趙醫藥你是偏寒偏陰的體質,少喝一點沒事,喝多了有害無益。”
說著,方寒又道:“不對啊,這家老板能配置這種酸梅湯,應該是懂醫的才對,這種酸梅湯確實有開胃的功效,可還是要注意的,不是任何人都合適喝........”
方寒正說著,不遠處走來一位五十來歲,身材微微發福的中年人,中年人笑著開口道:“沒想到今天竟然來了位行家,小兄弟不用擔心,我這個酸梅湯不是不限量供應的,也就這么一壺,喝完也就沒了,不收費,但是絕不可能敞開喝,防止的也是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