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轉一轉吧。”
方寒道。
方寒來秦州省中醫醫院,一方面是劉建勛的邀請,另一方面其實也有參觀的意思。
一家三家級醫院,多少都有屬于自己的特色的,秦州省中醫醫院綜合實力可能不如江中院,可肯定也有比江中院強的地方。
博眾家之長,這也是中醫之道。
中醫自古至今,其實不僅僅是一門醫學,更是一種道,是一種天人治學,其中的一些玄妙真的是相當高深的。
正如郭文淵曾經給方寒說過的一句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中醫從誕生之初,到如今,在漫長的歷史中,其實是吸取了華夏歷史上眾多流派的精華的,可以說是博眾家之長。
儒家、道家、法家、眾多學說的理論和思想可以說都被融入進了中醫之中。
“那我帶您先轉一轉!”
劉建勛前面帶路,一邊走一邊給方寒介紹。
“這邊是腎病科,這邊是肝病科,那邊是中西醫結合科,再過去是治未病科........”
到耳鼻喉科的時候,劉建勛讓方寒三個人隨意參觀,他去上個衛生間。
方寒點了點頭,也沒走遠,就在附近邊走邊看,突然有感而發:“見熱則用寒,見寒則用熱,見外感則云發散,見脹滿則云消導,若然者,誰不得而知之.......”
“呵,小小年紀,大放厥詞。”
方寒的話音剛落,邊上就傳來一聲冷哼,兩三位中年人擁簇著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從方寒身后走來,三個中年人都穿著白大褂,老人則是一身中山裝。
聽到哼聲,方寒回過頭,幾個人已經到了方寒兩三步之外了。
“宋老,年輕人胡亂瞎說,您老不用在意。”老人邊上一位五十來歲的中年人輕聲道。
宋恒云擺了擺手,走到方寒面前,看著方寒,微微皺眉,這個年輕人看上去有些面熟.......只是突然間卻想不起在哪兒見過。
剛才方寒說的那句話,老人是知道的。
剛才方寒所說的話是明代名醫,小醫圣張景岳所說的。
大概意思是,遇到熱證的患者就用寒涼的藥物,遇到寒證的患者,就有熱藥,遇到外感的患者就說用發散藥,遇到脹滿的患者就說用消導要,倘若只是如此,誰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換句話說就是,中醫如果只是這么簡單,是個人都能當醫生了。
見熱則用寒,見寒則用熱,這種說法其實和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說法沒什么區別。
然而治病救人真的就那么簡單嗎?
方寒剛才突然來那么一句,其實是有些感慨中醫醫院劃分太多的臨床科室。
雖說術業有專攻,醫生們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學全,哪怕是中醫其實也有所長,也有所短,可一家中醫醫院分這么多科室,真的就有些不合適了,患者是胃病,難道真的僅僅就是胃上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