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寒點頭:“正是這個道理。”
“大棗味甘,性溫,單純的效用或許比不上之前一些醫生開的組方,可對臟腑脾胃的傷害卻是最小的,楊老先生病了兩月有余,脾胃臟腑早已經被藥物所傷,這個時候過于兇猛的藥物不僅僅難以奏效,還有可能引起脾胃臟腑的反逆,導致嘔吐加劇,針對這個情況,反而是性情溫和的大棗湯更為實用一些。”
“受教了!”
何醫生笑著道:“早就聽說方醫生用藥入神,這次算是見識到了,一味小小的大棗竟然在方醫生手中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
“是啊。”
楊興元也點著頭:“后來的那么多醫生,用藥都考慮藥效是不是足夠,卻很少有人考慮藥物對患者的傷害。”
方寒笑了笑,沒再多說。
治病救人貴在隨機應變,而不是一成不變。
論用藥,大劑量的藥物方寒也經常用,可并不是任何的患者都適合大劑量的兇猛之藥,該緩和的時候緩和,該兇猛的時候兇猛,隨機應變,這才是中醫之道。
.......
博濤中醫館!
李博濤今天在自己的醫館坐診。
私人醫院,一般不像公立醫院管理的那么嚴格,李博濤名氣又不算小,在東海省這邊的一家私人醫院擔任主任的同時,也有屬于自己的私人診所。
每周李博濤也只在自己的診所坐診兩天,周一和周四,上午放十五個號,看完為止,其余時間要么出飛診,要么在醫院坐診。
早上李博濤剛剛來到醫館,助手就湊上來回報道:“李主任,楊家那邊我打聽了一下,您昨天留的方子楊百名喝了兩口就吐了。”
李博濤微微一愣,然后道:“楊百名病了那么長時間,吃了那么多藥,嘔吐那么厲害,吐了很正常。”
開藥的時候李博濤其實就有這個心理準備,倒是沒有太過意外。
他走到辦公室,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等著助手繼續說。
“之后楊家換了別的方劑,楊百名服藥之后就睡了,昨晚睡前又服了一劑,睡眠相當好。”
李博濤一愣,抬起頭看向助手:“昨天還有人去了楊家?”
“沒有。”
助手搖了搖頭:“不過今天一大早方寒和白彥豐再次去了楊家。”
李博濤的臉色一變:“這么說是方寒昨天留的方子?”
“應該是。”助手點了點頭。
李博濤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好,好啊,我原本以為遇到了以為懂得禮數的恭謙后輩,沒想到卻遇到了一位城府極深的家伙,果然年紀輕輕能有如此成就,怎么可能沒一點心眼。”
........
“方醫生,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在客廳喝了會茶,方寒三人就起身告辭了,楊興元再次送上禮物,然后親自給方寒打開車門,揮手告別。
“楊總回去吧。”
方寒也客氣的揮了揮手,然后上了車,白彥豐同樣向楊興元揮了揮手,車子緩緩的出了別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