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些嬪妃難產、大出血等等,有嬪妃難產而死,大都有御醫跟著賠命的。
方寒既然清楚患者的身份不一般,自然不會貿然下結論,真要出了事,哪怕有權老或者羅元辰等人,那也是不小的麻煩。
羅元辰和權老等人看到方寒在窗戶邊上站著,也沒人催促,都知道方寒這會兒應該是在斟酌什么。
方寒兌換了一張模擬卡牌,直接使用,然后整個人就進入了模擬空間,然后開始試驗。
在模擬空間,方寒試驗了好多次,但是外界其實也只是一瞬間,在周同輝羅元辰等人眼中,方寒也就是站在窗戶邊上沉默了一分鐘,然后就轉過身來。
“劑量的話,三兩最為合適。”方寒緩緩開口。
“三兩?”
羅元辰和周同輝對視一眼。
三兩,一兩50克,三兩那就是150克了,這可是相當大的劑量了。
“小方,劑量會不會太大了些?”羅元辰問。
方寒治療的一些病案,羅元辰也了解過。
可以說方寒在用藥方面水平還是相當高的,而且方寒治療的一些病案,其中不乏大劑量用藥,比如大劑量使用附子,大劑量使用大黃。
可附子這一味中藥和大黃還是不同的,大黃藥效駿猛,可畢竟只是瀉藥,然而附子卻是有毒的。
譚廣平也提醒道:“方寒,還是穩妥為主,要不先用一半?”
去年在江中院,方寒其實也大劑量用過一次附子,劑量也是相當大的,和這次差不多,可申老的身份畢竟和上次的患者是不同的,真要出了事,那可不是小事情。
很多人都對中醫有一種誤解,覺得中醫比西醫安全,其實這是嚴重錯誤的一種認識,準確的說,中醫要比西醫的風險更高。
借用很多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來說,不少人都明白,西醫是微觀方面的,針對的是具體的病毒,而中醫是宏觀方面的,針對的是人體整個系統。
其實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中醫的風險要比西醫大。
微觀,針對一點,錯了傷害自然小,宏觀,針對全局,一旦錯誤,傷害自然更大。
縱然西醫在不短完善的過程中也是死過不少人的,可醫療體系一旦健全,除非是危重患者,治療過程中死亡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可是放眼中醫的歷史,誤診誤治死亡的患者并不少,這也是因為中醫風險更大的原因。
就說一個風寒,中醫就分為很多情況,外感風寒、內感風寒、表證、里證,有虛有實,一旦用藥不對,導致患者病情加重的例子比比皆是。
前文說過,中醫用藥,用的是中藥材的偏性,比如調和陰陽,比如攻里通下,而不是這個藥能治療炎癥,這個藥能治療胃脹這樣子,所以中醫一人一方,辯證尤其重要,一旦用錯藥,后果往往要比西醫用錯藥更為嚴重一些的。
很多人不懂這一點,聽信什么謠言,中醫毒副作用小什么的,覺得中醫安全,中醫不存在什么毒副作用,用對了,哪怕是毒藥,也沒什么副作用,用錯了,哪怕是人參那也是要命的。
前文說過的那句俗語,時賴砒霜能救命,運去甘草更殺人,其實正是這個道理。
現在要用的是附子,而且還是150克,無論是羅元辰還是周同輝都有些難以抉擇。
:三更,年終角色評選活動開啟了,大家去給方寒和龍警官(龍雅馨)投一票吧,當然,推薦票也不要忘記,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