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知道他的顧慮,便直接說道:“王局長,你擔任過市委書記的專職秘書,應該知道市委秘書長對于市委書記的重要性。”
“既然孫勇不能與我在許多方面保持一致,我必須對他進行更換。實話實說,我已經同省委組織部打過招呼,過段時間便會有新的秘書長到來。”
“為此,不管孫勇也好、還是新的秘書長也好,你都直接為我服務。”
“從省里來的人,過渡二三年后,便會離開,到時,如果時機成熟,你可以成為市委秘書長。”
“王局長,我與你接觸不多,但感覺你外派出去獨擋一面的能力似乎有所欠缺,我認為,是不是在出謀劃策上、在統籌協調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你的能力?”
王通倒沒有想到張峰會如此坦白地告訴他這么多消息,也毫無隱瞞地許諾他的前程。
王通提醒道:“孫秘書長是施東城市長提拔上來,為此孫勇與施市長走的近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現在張書記把孫勇直接拿掉,會不會把你們二人的矛盾公開化?”
張峰搖了搖頭說道:“王局長,我之所以一忍再忍、之所以調研了近二個月時間,就是想給孫勇和施東城適應和調整的時間。”
“其它常委如何考慮、如何站位,我都可以理解和容忍,唯獨市委秘書長除外。”
“現在看來,是我自作多情了。有時候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萬丈深崖。既然退無可退,不如放手一搏。”
“我還年輕,大不了重頭再來,否則的話,我可能會后悔的。”
要想取得王通的信任,要想得到王通真心實意的幫助,張峰進行了坦誠的交流。
張峰的說話語調不急不慢,沒有有些春風得意領導那種盛氣凌人和官腔十足的派頭,但說話又擲地有聲,充滿自信。
王通感慨道:“好一個退無可退、放手一搏。唉,想當初,如果陳書記也能這么想,也許就不會有如今的局面。”
張峰敏感地問道:“難道陳書記不是因為病情而辭職的?”
王通搖了搖頭,想想不對,又點了點頭,然后解釋道:“張書記,陳書記確實不全是因為病情而提出辭職的,其實上,他的病,也是由工作引起的。”
“由于種種原因,管多了,有人便會說手伸的太長了;管少了,又說不支持工作;反正陳書記處處受氣,心情經常不好,時間長了,能不生病嗎?”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二人幾乎平起平坐的人,一個總嫌自己的權力小,手伸得不夠長;一個總認為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里,想種什么莊稼是自己的事,怎么可能不產生矛盾和爭執?”
張峰此時說道:“有矛盾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避免或進行解決?”
王通微嘆道:“陳書記一般選擇回避矛盾,或者順大流,結果便淪為幾乎是可有可無的人,我作為其秘書,也不得不表現低調與謙和。”
“其實上,陳書記倒是愿意在最后關頭幫我一把,我不想今后被打擊,為此去市檔案局任職是我主動選擇。”
“另外,張書記,有句話不知是否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