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張書記,為了防止許多普通工作人員在這方面有情緒,是不是可以從工會的角度出發,允許機關事業單位每年在一定額度內發放各類時令的土特產?”
“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工會本來就可以發放一些實物,我們出臺這樣政策,并不違反相應的規定。”
張峰笑道:“這個主意好,既可以讓普通工作人員的土特產消費合理化、合法化,又可以防止出臺嚴禁向公務人員送土特產而導致的土特產滯銷問題。”
聰明人就是聰明人,王通的這項提議可以防止張峰抓清廉教育而導致的劇烈動蕩。
為此,張峰覺得自己重新啟用王通的做法是正確的,一個得力的秘書長,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方解畢竟剛上手,他缺乏這些方面的經驗、考慮問題還不夠全面和成熟。
王通離開張峰辦公室后,要去起草這幾個規定,并協調幾個部門進行商議和會簽。
張峰則要考慮召開新的市委常委會,除了確定上次會議沒有討論成功的市人社局局長人選處,還要再通過一系列人事調整和配備方案。
按照慣例,在進行干部調整、提拔、配備時,市委書記一般有自己的考慮,然后與市長進行第一輪磋商,畢竟二人都是主官,表明互相尊重、互相妥協。
第一稿確定了后,再召開書記碰頭會,主要是市委書記、副書記兼市長、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組織部長組成,一般情況下,只會進行適當的微調。這是第二稿。
修正后的方案,會提交給市委常委會進行討論,由于事先經過二輪的磋商,為此在常委會上通過的概率就非常大,除非個別常委對某個候選人意見很大,表示強烈反對的話,就會進行調整,畢竟符合條件的候選人多的是。
按照這樣的程序,說明在干部提拔和人事調整方面,市委書記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不過,如果市委書記不幸被架空,那么他也就無法正確地行使這樣的權利和職責,張峰的前任,陳書記就不得不以病情為由,黯然退場。
張峰當然知道施東城的原先對自己的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為了避免自己被架空,他干脆讓組織部長劉啟海對于空缺的干部、調整的干部,事先征求各個分管常委的意見。
除了個別自己看中的人選外,基本上尊重各個分管常委的意見和建議。
施東城當然知道張峰在搞這樣的小動作,開始也不介意,他還以為張峰是在聯絡各個常委,最終還是要先與他進行商量,再召開書記碰頭會、再提交給市委常委會。
讓他大吃一驚的是,張峰居然直接召開了市委常委會,直接進行干部提拔和人事調整方案的討論和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