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是王通老家第一個考上名牌大學的人,大家都說王成苦盡甘來,將來會享兒子的福。
只是,王平挑選專業的行為讓其父親王成非常生氣,竟然拒絕提供生活費!
王平讀大學期間依然很優秀,他當選班長,又入了黨,獎狀拿了一大堆。
等到他大學畢業時,別人找不到工作,他卻因選擇太多而發愁:要么選擇特招參軍入伍,要么繼續深造讀研,還可以去省城知名企業做程序員。
王平從小就厭惡其父親王成的“軍事化”管教,自然不會去當兵;因為家庭條件不好,他得盡快工作掙錢,讀研也不太現實。
當時,許多互聯網公司正處于擴張期,王平收到了好幾家大公司的招聘郵件,但其父親王成一心想讓王平吃公家飯,不答應。
父子反復博弈,王成最終指明了一個方向——考公務員。
其實上,王平對進體制內工作沒什么興趣,但也談不上抵觸,畢竟公務員旱澇保收,還是很有前途的。
學霸就是學霸,王平只學習了二個多月,就考上了北湖區公務員,還是區委辦公室的崗位。
從此,王平再次成為王通老家人稱羨的對象。那時,王通已經讀高二,其父親王剛一直拿王平的經歷進行激勵。
王平去單位報到時,區委書記親自接見了他,因為有名牌大學的文憑在手,王平很快就進了秘書室,被重點培養。
可惜王平是個典型的理工男,寫作對他來說,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在辦公室工作,有沒完沒了的材料要寫,王平在秘書室里干了大半年,還是連一份像樣的材料都寫不出,這與王通擅長文字工作,簡直是天壤之別。
犯了幾次錯后,王平便被安排去負責單位計算機網絡的運行。
別以為這是高大上的工作,別以為是讓王平從事了專業工作,其實上,區委辦公室的計算機網絡工作不同于保密局的計算機網絡工作,其實就是修電腦、搞網線的雜活。
起初,王平覺得這沒什么,按時上下班,工資照拿。但三四年過去,王平覺得不對勁了——與他同批進來的同事,有的升了職,有的漲了工資,再不濟也待在一個實權部門,有“福利”可拿。而學歷最高的他,依然在原地踏步,似乎已經被人遺忘了。
要知道,區委辦公室畢竟是培養人的地方。
大家都說,這是因為王平太老實了,不會交際。
平時,他跟同事打個招呼都費勁,更別說跟領導套近乎了。其他人下班,都是三五成群去吃飯、唱歌,王平幾乎不參與,他下班就直接回宿舍,不再出門。
王成見狀很著急,一直敲打王平,說不能一直做悶葫蘆干事,沒事得去領導跟前轉轉。
王平含糊答應,然后一切如舊,王成沒有辦法,就找王通的父親王剛幫忙。
有一年春節,王通放寒假回家,王剛就借為兒子王通接風的由頭在家擺了一桌菜,請王平來吃飯。
不一會兒,王剛就把王平灌到位了,然后才開始勸,讓他在單位不要太老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