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的會場異常安靜,任職不足二個月的省長吳松,在講話中不時脫開講稿,侃侃而談,從轉變工作作風、講實話辦實事,到加強廉潔自律、正確選人用人,提出了新要求,立下了新規矩。
“今天,我在這里提出要求,各級各部門反映任何情況,都必須講真話。講錯了沒關系,但說假話、說虛話、說套話,絕不原諒。我這個人很坦率,從來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希望同志們以心換心、以心交心,心心相印。”
“領導同志到地方調研,一定要嚴格執行規定,降低接待規格。我這個人能吃能睡,只要有一碗米飯,或者一個饅頭,一點蔬菜、咸菜就可以了,有一個房間、一張床能睡覺就行了。在接待上一定要從簡從簡再從簡。”
“東華市經濟發達,但同天寧市一樣,資源要素的日益緊張,我認為“畝均論英雄”評價機制,健全資源要素優化配置,迫在眉睫。”
“大企業一定是優等生?納稅大戶一定會更受青睞?我認為東華市要摸清制造業企業的家底,企業的優劣也不再由規模等單一指標簡單判定,而是根據一系列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張峰當然知道吳松在天寧市推行的改革,就是通過用地、用能、排污等資源要素的差別化配置,“區別對待”企業,督促低效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說實話,這項改革在經濟發達的省城、天寧市、東華市還是有意義,但在全省推廣有難度也不現實,畢竟象麗華市這樣的地方,根本無法進行這樣的改革。
等到吳省長離開,東華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吳省長的指示精神,強化責任擔當,堅持系統觀念、高質量高效率抓好“畝均論英雄”評價機制。
會議認為必須增強刀刃向內的自覺、保持久久為功的定力,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從嚴從速、保質保量完成這項任務。
認為要壓實責任鏈條,堅持清單化項目化管理,督促各責任單位對照目標任務、完成時限,緊盯關鍵節點,抓實重要步驟,嚴格落實相關措施。
堅決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整改不徹底不放過,真正體現過硬的政治擔當、政治標準。
要強化數字賦能,抓好整體智治綜合應用系統模塊的上線運營和優化升級,用數據鏈條鏈接責任鏈條、貫通工作鏈條,精準把握點、線、面整改任務的完成進度、完成質量,有的放矢做好查漏補缺工作,進一步提升工作的協同性和實效性。
要注重結合融入,把抓好落實整改與抓好主責主業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在攻堅克難、爭先進位上取得新突破,確保“兩促進、兩提升”,以高質量整改促進高質量發展。
張峰考慮得更加深遠一些,既要建立“畝均論英雄”評價機制,又要推行便民服務。
便民服務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服務,而是借助網絡,讓許多事項,能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提交和辦理。
當然,這個平臺的建設,除了投入資金采購必要的設備外,還要有一批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程序、又精通計算機業務的骨干。
王通向張峰推薦了一個人選,就是這個人,讓張峰既承擔了風險,又在他的精心幫助下,推行了在全國算是最為便捷的服務。
這個人名叫王平,是王通的堂哥,一年前,他辭去令人羨慕的公務員工作,到私企做程序員。
當時的王平認為,公務員也就是一個養家糊口的工作而已,沒那么多光環,想發財此路不通,升遷又難上加難,除了穩定外,一輩子也就困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