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
返程的路上,沈聽和李武討論起這個印曉海,也沒有發現特別的異常。
回到湖東支行,沈聽和李武向李行長大致匯報了一下剛才的情況,林行長基本無異議,說等沈聽完成了調查報告,他就召開“審貸會”來評議這一單。
沈聽跟李行長匯報了印曉海送了兩條中華煙的事,李行長就打了一個電話,讓沈聽把香煙送到銀行的總務處進行保管。
對于沈聽來說,最后要做的是實地上門“查看抵押物(房子)”。
通常來說,去現場查看房子的要求比較低,只要信貸員上門和門牌號碼合個影,順便再到附近的中介去探探行情就好。
沈聽比跟印曉海侄子約定的時間早到了一會兒,想著反正已經來了,就先去看看房屋的報價交易情況吧。
沈聽找到了一個地產中介,說明了自己是銀行的人前來詢價后,他們很熱情地進行接待,在地產中介里有一條規矩,就是永遠要對銀行的人有好臉色。
沈聽問道:“我就想查一下xx路xx號的80平米左右的房屋大概報價多少,從報價到實際交易,一般時間要多久。”我跟那個中介經理說。
“這套房子還是比較好賣的,現在我這里正好有和你說的完全相同的一套房子在掛牌交易,報價是350萬。”
“好,我能看一下這套房子的信息嗎?”
“當然可以,您到我電腦上來看。”經理引引領沈聽去了他們工位上的一臺電腦。
沈聽彎下腰把臉湊到電腦顯示器前面一看:嗯?這個戶號,不就是待會兒要去上門查看的那一套房子嗎?
沈聽的心里一下子緊張起來:怎么可能有人同時辦抵押貸款和賣房子?這個印曉海到底在搞什么鬼?
在離開房產中介后,沈聽帶著滿腹的狐疑去查看印曉海的房產。敲開門,一個年輕人打開了門,寒暄了一下,他就是印曉海的侄子。
沈聽進去后看了看房子的情況,符合“抵押物”要求。然后就和那個年輕人聊了起來:“這套房子是不是印曉海先生拿來打算抵押的那套啊?”
那個年輕人點頭,沈聽假裝無意地詢問:“那您近期有沒有出售房子的打算啊,你要知道,如果房屋被抵押給銀行了,就不能拿到市場上去賣了。”
這話顯然讓印曉海的侄子有點不快,他沒好氣地說道:“我就和你說了吧,這套房子是印曉海幫我買的不假,但只是我們家向印曉海借了錢,不是他買下的。他要是說這套房子是他買下來的,你千萬別去聽,畢竟,我向他借錢買和他買了掛我名下,是兩回事,你說是不是?”
沈聽被說的糊涂了,他必須要把其中的事情全部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