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征拆辦后,崔國波的同事便在原本的補償方案上加了一欄,“架空層82㎡,層高1.1米。”
作為掛職干部,崔國波當然擔任了一定的職務,目前在啟明市開發區征拆辦里是一名科長。
“崔科,根據會議紀要規定的單價,我估計差不多夠了。”同事喝口茶,接著解釋道,“去年有個人家房子建在池塘上,打了柱子支撐,架空3米。要是嚴格根據政策補償的話,他家的建房成本都收不回來。后來作為個案報上去,縣里商量了一下,同意以實際的架空層情況給予適當補償。”
崔國波疑惑道:“可是,這一戶沒有架空層啊。”
同事繼續解釋道:“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完全按政策的話,怎么搞得動拆遷。”
按照新的補償方案算出來后,果然吻合拆遷戶的要價,還有個七百元多的尾數。填好協議上的空白金額后,崔國波和同事就去找征拆辦主任簽字。
征拆辦主任看了一眼補償方案,便把一摞資料重重地甩在一旁,指責道,“你們怎么搞的,家家戶戶都有架空層,騙鬼吧?我倒要實地去看看這幾戶,把我當蠢貨搞,就你們這些套路,我哪樣不曉得?”
征拆辦主任看了新來的崔國波,問道:“小崔,你去過這戶人家,跟我說真話,到底有沒有架空層?”
崔國波只能如實說道:“沒有架空層。”一起來的這名同事臉色有些難看,但又不能發火,畢竟征拆辦主任和崔國波都是他的領導。
征拆辦主任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征拆是難搞,我也理解同志們辛苦。錢雖然不多,但如果我們自己不把握住,開了這個口子,以后就收不住了。你們只看到一時的順利,你們看吧,后面每一戶都得給他們算架空層。”
崔國波后來才知道,這個地方在前幾年居然是按照實際裝修給予補償的!
于是這些拆遷戶們便瘋狂進行裝修,出了很多奇葩事:一個房間安三四十盞燈,豬圈里貼滿地板磚……直到補償政策進行修正后,才剎住了這股風氣。
當然,除了鉆空子的人,也會有一些老實人。
有一戶人家,家里5口人。男人常年在外打工,沒錢修房子,住的還是土坯房,面積不大,100平米左右。
按照當時的政策,他家房屋的補償款只剛夠買安置的毛坯房,裝修費還要自己倒貼。
別人聽說要拆遷后,都是偷偷搶搭搶建,一夜之間蓋起了很多豬圈雞圈。
鄉里安排人天天拿個大喇叭喊:“搶搭搶建,一律不予補償”,還是有很多人不管不顧。
可這戶人家一來沒錢擴建,二來又十分淳樸,相信拆遷辦肯定會公道辦事。征拆人員看到這樣的情況,將心比心,談協議的套路也不好意思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