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位置不錯,董紅宇又給了優惠,很快就被膽子大的員工和董紅宇親戚買完了。
董紅宇說話算數。
為補辦理樓房的各種手續、免繳罰款,有段時間,董紅宇經常宴請縣國土局和縣住建局等有關部門的人員,吃飯、唱歌、送紅包,樣樣不少。
縣國土局領導和董紅宇是熟人,很快就搞定了,但縣住建局的俞局長,為人很是高傲,在酒席上說話也是冷冰冰的。
董紅宇向俞局長敬酒,他不答話也不看你,手一抬,只是淺飲一小口。接連幾次宴請,效果都不理想。
有人建議董紅宇多送點紅包,董紅宇說俞局長不接紅包,“不過人總有弱點,我就不信邪,想不到辦法”。
后來,俞局長的兒子考上了一所三流大學后,隆重地在一家飯店擺了酒席,董紅宇也去赴了宴。
趁著旁邊無人時,董紅宇拿出一個大信封,對俞局長說:“現在大學開支大,你們都是死工資,孩子幾年的學費我付了。”說著飛快把錢塞進俞局長的公文包,閃了。
第二天,俞局長把董紅宇叫去,說是要退錢。
董紅宇垂頭喪氣地前去,卻一臉春風地回來,立即讓辦公室主任去變更建筑公司的股東,把名義上他哥哥的股份,變成了俞局長兒子的。
公司股東變更不久,這幢樓房就變成了合法,當時沒買的公司員工后悔不迭。
過了一段時間,俞局長就給董紅宇建議:縣城區有條臭水溝,影響市容市貌,現在有文件,這類地方誰治理、誰受益。他叫董紅宇想法和有關部門聯系聯系,看能不能“劃進去”。
為了“劃進去”,董紅宇費了不少勁,好在治理后成效顯著,可用土地有幾十畝,董紅宇注冊成立了房地產開發公司,想把此地開發成樣板工程。
有關部門同意后,規劃還在審,董紅宇就轟轟烈烈地安排人進場開始前期施工。
沒有啟動資金,董紅宇就高息向社會集資了500萬元。
本地人對董紅宇還是有所了解,再加上看好那塊地,錢沒幾天就集齊了。
一些主管單位和其他有關系的人聽說后也想參與,雖然董紅宇不想背太多的高息,又無法推辭,于是下調了利息,但還是籌集了800萬元。
土地權屬一辦理完,董紅宇就將土地抵給了銀行去辦了貸款。不久后,國家就出臺了規定,國有土地買賣必須實行“招拍掛”,這讓董紅宇在無形中賺了大錢。
只是,縣里主要領導覺得城區缺少高檔星級酒店,指示在董紅宇取得的地塊上建一所高檔星級酒店,作為對外接待窗口。
這明顯是有人眼紅董紅宇的生意,從中進行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