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浩找到張峰,向他說明了自己與湯偉平見面的情況,通知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張峰曾經聽說過,有人通過收買一些人,對看守所里的某人進行暗中警告或下黑手。
為了切實保護好湯偉平,同時讓他少了后顧之憂,鑒于湯偉平目前關押在東華市看守所,張峰立即給東華市公安局長打電話,讓他必須保證湯偉平在看守所的安全,否則將處分相關人員。
不出半月,陶建浩接到看守所電話,上訴人湯偉平點名想見他。
陶建浩迅速趕往看守所。他預估,案件將有重大轉折。
“我已經把要說的都寫下來了。”湯偉平雖然沒有象上次那么緊張,但還是盯著天花板一角的攝像頭,緊張地說道,“你還需要什么,再告訴我,我再寫。”
陶建浩接過一個被膠水封得嚴嚴實實的信封,信封上面寫了一行小字:檢察官收(必須本人打開)
在這封長達27頁的自述材料里,湯偉平交代了一段戲劇化反轉的人生。
字里行間,有關這起蹊蹺案件的諸多疑點,如同突然被找到的拼圖碎片,使得整個案件終于得以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二年前的一個上午,湯偉平接到老板顧文武電話的時候,正在工地上監督幾個工人干活。
他原本是一個連初中學歷都沒有的“無業游民”,因為學歷不高、不善言辭,二十多歲了仍然沒有固定工作。
為此,這一年來,他一直對老板顧文武感恩戴德,用他自己的話講:“我哪有能力做這個監工?老板就是我的再生爹娘啊。”
監工的活兒不累,但薪水很高,底薪加分成,一個月能有一萬多元。在經濟發達的東華市,這個收入也算可以了。
湯偉平非常需要這筆錢,他在20歲的時候有過一次沒有登記的婚姻,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小兩口,很快因為沒有收入而倍感拮據。
在一個酷熱的夏日,妻子將不滿周歲的兒子留給他,頭也不回地走了。
湯偉平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哮喘,如今已經喪失勞動能力,只能勉強看護孫子。從那以后,湯偉平發了瘋地掙錢,只是收入勉強能支撐開支。
一個偶然的機會,湯偉平通過“大哥”唐斌認識了顧文武。
顧文武對這個老實小伙兒頗有好感,很快便將其招進物華公司。
從那以后,湯偉平的經濟狀況總算有了明顯好轉,逢年過節,也開始大包小包往家里拎東西,一度讓村里人刮目相看。
“小湯是個孝順孩子,從小就老實巴交,從來沒有打架斗毆、耍小心眼兒之類的皮孩子惡習。”這是案發后警方做調查時,村里人對湯偉平的一致評價。
為了表達內心的感激,湯偉平對老板顧文武言聽計從。
他不僅工作賣力,還漸漸成為老板顧文武信任和親近的人。比如,經常給老板家做些工作以外的事情,處理交通違章、到火車站接送客人、幫老板娘修下水道安裝燈泡等等。
為此,當那天上午接到老板顧文武的電話時,他并沒有覺得意外,趕緊處理好手頭的事,就往老板顧文武的辦公室趕去。
不過,這一次,他接受的任務與以往有些不同。
顧文武先問道:“老弟,家里老母親身體怎么樣?”
湯偉平感激地說道:“謝謝顧總!最近身體不錯。吃得香、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