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班委解釋道:“因為盧潔在投票前幾天提著水果去拜訪每位同學,甚至私底下請一些同學吃飯為自己拉票,大家自然就給她投票了”。
經過與班委及其班上骨干同學反復討論,大家一致表決不應該推盧潔為“優干”,改為推選此前投票排名第三的那個同學。
本著對盧潔負責的態度,潘柔還專門單獨找了她,向她說明情況,讓她不要灰心,再接再厲。盧潔聽了,當場不住點頭表示認可。
誰知當晚十一點,盧潔發來大段言辭激烈的信息,憤怒地質問為何投票結果不算數,揚言要找出說她壞話的人當面對質,“我已經研三,馬上就要畢業,如果因為班主任你聽信讒言,做出不公正評判,那么將會毀掉我后面的人生!”
潘柔心里有些緊張,擔心自己真的錯判了,又擔心盧潔因此做出過激行為。她覺得有必要再找學院說明下情況。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學院領導就先找了她,并告訴她,學院做出的決定是:“以‘選票結果有爭議’為由,重新進行投票選舉。”
重新投票那天,卻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此前極力反對盧潔當選“優干”的兩位同學,忽然換了風向。
一個說盧潔符合條件,建議推薦;一個說盧潔非常優秀,不能以性格上的一些小問題而一棒子打死人。
緊接著盧潔站起來,拿著洋洋灑灑幾頁紙,整整念了二十分鐘,聲淚俱下、慷慨激昂地哭訴自己的種種不幸,控訴評審的不公。
整個投票氣氛相當緊張,一些本來就不服管的同學都抱著手等著看好戲,更多的人則一言不發。
此時只有班長站出來說了句公道話:“如果班上的事務從不積極主動去做,要么拖延要么推脫,還能算優秀的班委嗎?”
緊接著,支持或反對盧潔的同學各站一派分別對何謂“優干”的界定,進行了一番辯論。
潘柔工作多年,還是頭一遭遇到這等事情,但她不傻,反而很聰明,明白盧潔一邊承認了工作上存在問題,一邊又極力找理由辯護、甚至美化自己的行為。
盧潔不曾有半點檢討的態度,足以說明她絕非善類。
潘柔內心極度憤怒。不僅是因為老師的權威受到無視,更是驚訝于這些年輕的精英,居然為了蠅頭小利,已經到指鹿為馬、善惡不分的地步!
她很想拍桌子教訓這些學生一頓,但最后還是忍住了,面不改色地按照程序走完整個投票流程。
最終投票結果,盧潔落選了。
自從這件事以后,潘柔的威信明顯減弱,班內一小部分學生,尤其是部分和盧潔走得近的人,開始興風作浪。
小到開會,大到寫畢業鑒定,總會有一兩個人在微信群里跳出來挑事,讓潘柔不勝其擾。
他們畢業后,學校要求班主任繼續追蹤他們的工作、檔案落實情況,還有幾個人出言不遜,甚至直接把潘柔給拉黑。
這些行為讓潘柔心里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