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回到辦公室后,立即叫來王通,了解被害人鮑靜峰的情況。
王通見張峰關注此案,早就已經去調查過了。
聽鮑、王兩家的熟人說,鮑靜峰很照顧王家,在王松維的父親罹患惡疾時,給他買過很多營養品。
同時,其他一些證人也多次提到鮑靜峰平常性格隨和、溫文爾雅,在官場混了幾十年,早就沒了火氣,從來不會得罪別人,也沒有任何仇家。
單位里的人也證實,老鮑這個人心地蠻好的,局里的慈善活動都是他組織的,比如帶大家去郊縣的陽光家園看望智力殘障人士,也參加過扶貧慈善基金月捐活動等等。
另外,葉霖反映她手上有王松維寫的借條,總金額是11萬元,而非王松維所說的2萬元;其次,在王松維父親住院期間,鮑靜峰常去醫院探望。
當時,王松維不僅沒有償還之前的欠款,還纏著鮑靜峰想再借一筆錢,鮑靜峰沒有同意,兩人便在醫院里吵過一架。
在卷宗材料里,有一張照片正是葉霖提供的二張借條,上面寫著王松維分別向鮑靜峰借款人民幣3萬元和8萬元,可他后來只還了2000元不到。
東華市檢察院認定的罪名是“搶劫罪”。
主要是王松維報復殺人的動機沒有充分證據支持,而且案發前他陷入經濟困境,想找鮑靜峰再弄點錢。
同時王松維下刀位置在致命部位,力度大、次數多,并有搶劫財物和掩蓋尸體的行為,不符合其辯稱的激情殺人的特征。
最終法院判決王松維死刑,他漠視的是生命,當然也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對于此事,張峰除了一聲嘆息外,也沒有其它好辦法、好想法。
作為市委書記,張峰工作還是繁忙的。
東華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向張峰提交了一份報告。
在報告中談到,長期以來,東華市的開發區(園區)受經濟模式變革和要素資源日趨收緊影響,體制優勢和增長支撐作用趨于弱化,“低、小、散、弱”現象日益突出。
如何改變現狀、重構格局,成為了一道必須答快答好的重要命題。
根據報告中列舉的問題和建議,張峰召開了市委常委會進行討論。
會議上雖然有所爭論,但考慮發展經濟是根本任務,同時省里也有這樣的意向,為此最終集中資源、優勢、經費發展好幾十所開發區成了大家的共識。
隨后,東華市印發了《東華市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總體方案》,決心走“少而精”這條道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重點發展平臺和高能級戰略平臺。
當然,張峰之所以極力推進開發區(園區)整合工作,主要是想重點打造好東華新城。
按照方案,整合的重點目標是東華新城區、東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高能級戰略平臺。
具體到行動上,當然有特殊的政策、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