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華勝公司的破產,當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由于楊雪萍不負責任的亂表態,導致了華勝公司的快速破產。
做實業不容易,張峰已經看過“興光”鞋廠的情況,現在看到華勝公司的狀況,心里也是非常感慨。
華勝公司重新恢復重新已經不可能,也沒有這個必要,現在最值錢的就是160多畝地,按照上次省城評估公司的估價,大約價值8000多萬元。
如果能夠順利把地塊進行轉讓,華勝公司的老板金敏便能還清所有的債務,還會有1000多萬元的結余,以后做點小生意,完全不成問題。
張峰便告訴金敏,請耐心等待一些時間,他會設法把這個地塊進入拍賣環節,同時保證至少拍到評估價,讓一直誠信辦廠的金敏不吃虧、不寒心。
在回辦公室的路上,張峰告訴蘇恒,讓他通知市級相關部門準備拍賣華勝公司的地塊。
蘇恒提醒道,華勝公司的債務不完成,沒有公司愿意來進行競拍。
張峰擺了擺手說道:“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公司愿意前來進行拍賣,相關部門完全可以組織競拍活動。”
“華勝公司的情況有些特殊,我們總不能讓地塊一直閑置著,讓原先誠信經營的老板一直苦守著破廠房。”
“再說,可以讓相關部門在東華日報和相關網站上刊登競拍公告,通知華勝公司的所有債權人前來登記。”
“當然,也要讓華勝公司的老板金敏提供所有債權人的名單,進行一一通知,同時,還要讓金敏進行承諾告知了所有的債權人信息,甚至還可以事先扣留幾百萬元的拍賣款作為債務處理的押金,半年后,無人再舉證債務,可以進行歸還這。”
蘇恒當然想處理好華勝公司的事情,現在聽了張峰的建議,覺得不會留下后遺癥,便立即進行了工作布置。
只是好事多磨,楊雪萍聽到此事后,一方面惱怒于華勝公司的老板金敏不識相,竟然敢指責自己亂表態。另一方面也惱怒于蘇恒作為常務副市長,競然去找張峰解決問題。
于是,她讓東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土地招拍掛競買資格的通告》。
為促進理性競爭,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東華市相關部門對掛牌出讓商住用地的競買人資格進行規范。
通知規定,參與拍賣的企業必須符合“實繳出資額”必須大于“0”;上一年度繳納員工社保人數必須大于“0”;需連續納稅申報一年以上,且納稅總額必須大于“0”以及符合掛牌出讓文件中規定的其他資格要求。
這就意味著企業在參與土地拍賣前臨時成立的“馬甲”公司將不具有參拍資格。
事實上,企業注冊幾個“馬甲”公司參與競拍地塊已經是東華市公開化的操作手段,不過,原先一直強調價高者得,這些馬甲公司對于地塊拍賣活動幾乎沒有影響,東華市相關部門也就沒有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