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鎮司法所主持調解,結果還是老樣子,三個兒子都拒絕贍養老人。
之后,老太太隔三差五就到鎮里找衛平,說是衛平答應過她,必須要幫她解決問題。
老太太經常來到衛平的辦公室,一坐就是半天,邊哭邊說她可憐,沒錢吃飯,也沒地方住。
衛平也是不勝其煩。但看她實在可憐,也只能在她每次來鎮里時,去食堂打些飯菜,用一次性餐盒裝著給她帶回去。每個月還會給她幾次錢,每次200或300元。
因為這件事,衛平成了鎮里的笑話。
說是衛平給人家調解就給自己整了個包袱,給人家當兒子去了,真是好同志。當然言外之意,衛平是個大傻瓜。
每次老太太來辦公室,任天涯總是找理由外出辦事,還不忘催促衛平:“讓你甩掉包袱你就是不聽,現在鬧成笑話了,若處理不好,你往后的路還怎么走?”
說實話,衛平也是想盡快處理掉這件事。
于是,衛平找鎮司法所的小陳要了民事起訴狀的模板,向老太太詳細詢問了情況,寫好起訴狀,又開車到鄰鎮,將起訴狀交到鄰鎮法庭。
由于機構改革,海山縣法院并沒有在每個鄉鎮設立基層法庭,一般是幾個鄉鎮才設立一個鎮級法庭。
法庭收起訴狀的是個姓王的姑娘,衛平向她要了聯系方式,懇請她向上反映,盡快受理這個案子,她撇撇嘴說道:“現在案子都積了幾十件,最快也得一個月后。”
開始的時候,衛平隔三差五地打電話給王姑娘詢問案件進度,一開始王姑娘還算客氣,后來,一看是衛平的手機號干脆就不接了。
一個月過去了,老太太的案子卻一直不能開庭。
張峰笑著問道:“衛平,又是你進行請人喝酒吃飯,推動了開庭?”
衛平驚訝地看了一眼張峰,點了點頭,說是自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徐華天的提醒下,衛平自費邀請鄰鎮法庭的人吃飯。
鎮法庭的人也很給面子,包括庭長在內5名干部全都到齊了。
席間還是老規矩,不談事,只談天說地、吃菜喝酒。
吃喝結束,衛平還請這些人到徐華天開辦的民宿體驗生活。
第二天離開后,衛平還給這些人送了煙酒和土特產。
三天后,鄰鎮法庭的王姑娘就給衛平打來電話,熱情地說道:“衛哥,案件已經受理了。”
得知案件進入審理程序,任天涯對衛平刮目相看:“小衛,有些能耐的嘛。”原本想看衛平笑話的同事,終于不再嬉皮笑臉。
很快,鎮法庭判決,老太太的三個兒子以三個月為限輪流照顧老人,每人每月支付贍養費500元。
拿著判決結果,老人的兒子們都不服,專程跑來告訴衛平要上訴,不過最終他們只是口頭說說。
幾天后,判決生效了。老太太又來鎮里找衛平,抹著眼淚說這三個壞東西依然不贍養她,衛平照舊給她買飯吃和給她幾百元錢,安慰道:“再忍忍,馬上就好了。”
因為衛平知道,法庭有權進行強制執行。